專案具體內容:
自認曾經教書很「填鴨」的謝彩凡,在教學第9年突然產生嚴重的倦怠感,萌生離職念頭,於是開始努力參加各項增能研習,最後以「學思達教學法」為主軸,融入探究實作、遊戲化、資訊…及各種議題於自然課中。因為每一堂課皆從生活情境出發,並緊扣課綱核心素養,大獲教學好評,開始受邀演講、舉辦研習,最後成立社群,希望以一個強大支持陪伴系統,幫助每一位老師,即使目標不同,都能在其中找到精進學習的方向。
「自然而然學思達」創立5年來,社群夥伴共同對外分享的工作坊至少50場,教師參與近2,000人次;謝彩凡個人教學分享更超過200場,幫助教師將實用技能帶回課室,各自發揮精采。同時開設「新秀培訓班」,目的培訓更多新秀講師,幫助老師發揮影響力,在自身教學領域中發光。
本社群提供教師「增能技巧」與「社群經營特色」,重點統整如下:
|一、增能技巧|
(一)講義製作力:自然而然為課堂量身訂做劇本
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必定有一部出色的劇本。同樣的,教師成員各自課堂中的精彩,背後必有一份精巧的「講義設計」。在本社群中,為什麼尤其重視課程設計上的增能?原因就在於引導「學生自學」。
「小孩常玩的樂高積木,為什麼不需要大人教他,他們也可以自己拼裝出一台車、一架太空梭或一棟房子?」答案就在於樂高積木設計了一本「組裝手冊」,詳細圖解材料、圖解組裝步驟、還有最後的成品圖,幫助了小朋友「自學」。
因此社群特別加強訓練教師在課程中的細密規劃、設計與呈現,並由學長姐無私拆解架構步驟:
1. 解決學生被動接受新知識的慣性、學生基礎專業知識的不足(老師會用專業提供補充或資料查閱的指引)
2. 解決學生沒有緩衝時間可以進行思考(問題和資料都呈現在講義上,以文字形式出現,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行思考或進行討論)
3. 解決觀課老師難以學習或複製的難題(老師只要擁有社群教師製作的講義,就可以快速知道該課堂設計的全貌、脈絡與思維;如果有一整年或三年整的講義,就能知道該位教師全年或三年的設計思維,而不用慢慢看影片學習。)
(二)探究與實作:把「探究」自然而然結合生活情境解決問題
一則電視購物台「去汙霸」的廣告,也能間接培養學生做出生活中的決定?!
想培養孩子主動學習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就必須進行「生活探究」!謝彩凡創辦人認為自然科學的學科本質即「探究與實作」,也就是「動手做」,這個過程是AI都無法取代的。因此,在她的課堂中幾乎每堂都做實驗,且大都是生活情境,就連班上學生也會做很多居家實驗,例如椪糖、乾餾、醋蛋,讓他們知道處處有科學。
實驗雖然有趣,但也要很小心,這種課程往往動手實作完,學生只記得好玩的部份,然後呢?這並不是學習科學的主要目標。這時候,就必須在講義中融入「思考與探究」的學習歷程,當思考變得可見,就可以幫助學生複習梳理學習的過程,扎實建構學生所必備的核心學科概念!在「自然而然學思達」裡,有一套專屬的探究歷程教學法:「觀察→提出問題→參考資料→假設→實作→分析結果→修改→結論→表達」,只要按著步驟操作練習,就能將精神應用到各科目中。
例如,在「去汙霸」的電視廣告中,先讓學生觀察觀察、提出問題、釐清疑惑,想要買此產品嗎?買幾盒?為什麼?透過這個過程建立「科學素養」,引導出未來在生活中,該如何解決問題。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國文老師的課堂上,在一場社群研習中,曾有國文老師馬上以此發想出「以蓮喝酒」活動:應用蓮的構造,進而體驗古人風雅的碧筩酒。教學設計如下:
1. 請學生閱讀「愛蓮說」,並指出內文中「蓮」的特色、觀察教室內的蓮花盆栽;
2. 提出問題,比較兩者(課文中的「蓮」與教室盆栽中的「蓮」)之間的同與不同、以及如何用蓮喝到「酒」?
3. 進行假設:小組討論,決定如何快速喝完一杯酒的「操作變因」,並預測實驗結果。
4. 實作:各組運用蓮設計實驗並執行。
5. 分析:科學報告分析
(三)主持引導力:自然而然活化教學
有了講義製作力,教師的角色在「課前」就成了完美的「編劇」;到了「課間」,則又成為引導男女主角(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導演」或「主持人」!為此,社群舉辦許多工作坊,加強教師的活化課堂機制與主持引導,目的是讓演出進行順遂(課堂有效率),並營造一個可以激發演出動能的舞台(學習動機)。
操作方法如下:
1. 觀看「福哥教學的技術」影片,學習有效的「小組討論法」;觀看「彩凡學思達課堂影片」,思考與討論在課堂中看到了什麼?哪些是熱絡氛圍的關鍵?
2. 第一堂課先走心:讓學生體驗分組的好處、讓學生知道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3. 吃下活化教學的3顆金蘋果:善用分組技巧、加入趣味遊戲與課堂活動、學會主持引導的特點
(以上詳情請見附件PDF內容)
(四)精準分析會考題目,教學設計緊扣課綱
「讓學生喜歡自然、輕鬆自然而然學自然,更可以拿到漂亮的好成績」這是我們的目標。尤其近年會考題型偏向真實情境及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考,因此我們在教學上有三大重點:從日常生活的現象及觀察出發,再連結到知識點;探究式的教學,長期訓練學生觀察、分析、統整的能力;螺旋式教學,有相關的知識會跨章節的溫故知新。
在社群中,我們會協助自然科老師分析會考題型、研究出題趨勢、判斷每一題背後是要測試學生哪一種能力的養成,藉以作為教學設計上的參考。例如自然課堂中以設計完備的講義觸發學生思考,再輔以多元評量(居家實驗報告、遊戲搶答、實驗跑台闖關、線上評量工具、心智圖…)取代傳統小考,有效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務實面對國中會考。
|二、社群經營特色|
(一)不限於自然!跨科共備最大學思達社群
多數教學社團成員常侷限在同年段、同科目的老師,「自然而然學思達」則很不一樣!參加者不僅橫跨國小至高中的自然領域老師(自然、生物、理化、地球科學、生物、物理、化學領域),更吸引不同科目(家政、護理、園藝、健教、餐飲等⋯)教師參與研習並加入社群。
這樣的跨科、跨年段組成,對參與者相當有幫助。因為彼此所負責的年段和科目不同,對別人的教學理解也有所限制,因此在共備交流的過程中,能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語言,備課上也納入更多的考量和連結。例如,國中老師知道小學教了哪些內容,在課程設計上就可以避免重複,並知道如何快速恢復學生的先備知識,進而設計延伸的學習內容。群組內的老師更因為這樣的「跨」共學,在各自的學校會開設多元的社團或是彈性選修課程,像是竹北高中黄璿芳老師,開設一堂多元選修課程「美味實驗室」,即融合科學、家政、餐飲等學科的專業概念在其中,開創教師全新的課程樣貌。
(二)
社群提供每月一次、具系統化的學思達培訓課程(共十堂課),並且採學長姐制一對一陪伴成長,希望社群成員成為彼此的階梯,持續精進上爬,並將所學所得廣泛向外分享。同時連續5年舉辦社群年會與共識營,提供新秀發表舞台,有系統地培育出一個又一個勇於分享的優秀講師!
成果與效益:
一、解決第一線教師的教學困境:
1. 揪團研習:揪團參加研習,讓成員習慣學思達教學模式。
2. 入班觀課:核心講師至社群成員的課堂上觀課,並給予最真實的回饋和鼓勵,實際解決教學現場真實問題。
3. 好康分享:即時分享研習訊息、科學新知、輝誠老師和崇建老師的文章,除了增廣見聞也穩定老師的內在。
4. 降低門檻:
(1)核心老師將課堂設計拍攝成影片,並且清楚的描寫操作過程,讓老師方便上手。
並提供完整的學思達講義。
(2)謝彩凡創辦人於2015開設FB社團(Vannys Dream Science)、YouTube頻道(Vanny
Xie),設關鍵字搜尋,是老師備課的重要資料庫。
(3)建立社群專屬雲端,作為學長姐與學弟妹的教學交流
(4)所有學思達講義無償公開在share class,供需要的老師任意下載。
5. 鼓勵分享:鼓勵成員分享,分享產生能量,增長彼此的動能,群組內極少潛水的老師!
6. 明確指引:群組內明確定位:新秀老師→自然而然講師→核心老師,每個階段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務和挑戰。老師們可依指引學習,成為優秀的自然而然核心老師。
7. 陪伴系統:新秀老師必定安排陪伴學長姐,提供家教式陪伴,提供演講、工作坊、課程設計的諮詢,遇到挫折時的支持陪伴和引導。
二、跨域合作
社群教師將製作講義的能力「對外輸出」,我們和KIST自然科老師聯手打造適合偏鄉的學思達講義,期望擴大影響力,造福更多老師和學生。
影響力與擴散性:
1. 連結:創立5年來,社群夥伴共同對外分享的工作坊至少50場,教師參與近2,000人次;謝彩凡個人教學分享更超過200場,持續辦理工作坊,讓更多老師加入自然而然學思達。
2. 擴散:連續5年辦理自然而然年會,與自然而然共識營,連結彼此的渴望(成為有價值被肯定的老師),相互增長能量。
3. 深化:培訓老師不餘遺力,透過明確且有系統的「學長姐陪伴制度」,指引老師一步步成為開放教室的講師,在自身領域中擴大能量和影響力。
相關連結:
學思達教學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