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未來從有感教育開始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未來教育中心執行長
周慧婷


【未來教育 臺灣100】邁入第四屆。過去幾年我們透過這個徵選表揚,一方面鼓勵在不同崗位孜孜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同時也藉此活動來觀察審視臺灣整體的教育走向。


每隔幾年,教育圈就會出現幾個新興的趨勢關鍵字,素養、跨領域、個人化學習、全人教育、SDGs……這些倡議與訴求或許不盡相同,但細看本質,幾乎所有呼籲都指向一個核心議題:我們該為未來世界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



經常在各種不同主題的教育論壇或研討場合,聽到臺下聽眾最常提出的疑問,就是「未來人才競爭力?」一雙雙關切的眼神,來自焦急的父母與迷惘的第一線教學者。世界的變化速度太快,新科技的影響與日俱增,使得我們的教育環境、政策走向都被迫隨時調整。面對遙不可知的未來,究竟什麼樣的教育生態系統才是人類因應眼前變局與困境的解方?


去年,「未來親子學習平台」邀請到澳洲 The Learning Future 創辦人 Louka Parry 擔任「2022未來教育國際論壇」的講師。Louka 在未來教育的新定義中,提出3E概念:Education(教育)、Economics(經濟)、Ecology(生態系)。他引用英國經濟學家Kate Raworth的「甜甜圈經濟學」理論,強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超出最外圈的生態天花板,造成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等環境問題,因為,「如果孩子畢業後要在高度汙染的世界工作,那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呢?」



另外一個重要呼籲來自「世界的教育部長」Ken Robinson。羅賓森爵士在生前最後一本著作《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中,語重心長地提出「野化教育」的概念。他以「生態系統回歸自然」的重建,來比喻教育工程。如同生態系要能蓬勃,就必須維持生物的多樣性,真正的教育體系,也需要各式各樣的天賦和能力,才能回應世界發展與變動。因此,教育的本質,應該是透過多元彈性、多科跨域的探索學習,讓孩子挖掘自己的天賦,另一方面也認識周遭世界的樣貌與問題,最終讓自己與外界社群產生連結,成為一個活躍積極、富同情心的公民。



如果以這些目標來檢視台灣的教育現況,我們走在正確的方向嗎?最需要克服的難題又是什麼?


去年底,在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主辦的一場以氣候難民為主題的教師研習中,當講師詢問在座老師:「這樣的主題在教學現場執行時,什麼會是你們最大的阻礙?」老師們異口同聲提出了他們的無奈:「學生無感!」或許知道氣候變遷很嚴重、知道臺灣的國際現實處境、知道人口老化、通膨危機……,但那距離學生太遙遠,大多數的孩子無法體會那是與自己未來切身相關的挑戰,甚至出現「反正地球就爆炸吧」、「人類最終就一起滅亡吧」的消極回應。長久以來考試至上、標準化的教育,已經把我們的孩子隔絕在校園圍牆內,外面世界的動盪與危機,與教室裡的課業、成績是不相干的。



當學生對周遭世界無感,無法把課室裡的知識連結到外面的生活、社區,我們又怎麼期待他們在未來肩負起新世代的諸多挑戰?


顯然不少教育工作者也體認到這樣的隱憂。在教學現場,我們持續看到許多令人激勵的嘗試,有的老師透過主題式引導,讓學習跨越課程與學科,幫助學生對議題靈活思辨;有的教室採用遊戲、戲劇、實驗,讓孩子親臨事件處境,感同身受;也有學校突破校園藩籬,向外與社群形成有意義的連結,打造適合學習的實體環境……無論什麼形式,都幫助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感,透過「直接體驗」和「有效感知」來培養學生對環境、經濟和社會等問題的關心和理解。



「世界瞬息萬變,永遠無法預測下一秒!」Louka Parry指出,未來「規劃地圖」已是不可能,但我們可以創造羅盤,讓年輕人拿在手上,帶著它闖蕩世界。這個羅盤包含素養、態度、知識、價值觀和技能。但也只有當他們對社會責任有感,願意參與、同理、合作,能夠好奇、創新、承擔,手握羅盤的他們,才可能成為好的領航者。



因此,我們追求的「永續未來」,不僅是地球環境的永續,更是每個人願意從自身出發,連結社區、社會、國家甚至國際,關心人類生活各面向持續發展的永續。



為了聚焦這樣的教育方向,2023【未來教育 臺灣100】徵選,將以「有感學習」為主軸,無論您在哪個教育崗位、透過何種主題設計或教學形式,只要能讓「學習發生意義」,能回應當前議題、回應社會需求、回應世界變化,我們都歡迎您站出來,與我們分享經驗與交流心得。讓我們擴大自身的影響力,讓世界走向人與人共好、人與地球共好、擁有蓬勃生態系的美好願景。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未來教育中心執行長 周慧婷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未來教育中心執行長

周慧婷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