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洪碧遠 臺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打造全英語 —有感人物素描


108 課綱實施後,各式各樣的校本課程、多元選修百花齊放,這些課程透過實踐素養、跨領域、問題導向或專案式學習等方式,促進了教與學的活潑化。相形之下,部定必修的英文課仍與學測、教科書緊緊綁在一起。英文是高一、二每學期四學分的必修課,但又乾又柴的「主菜」,讓學習慢慢無感。如何在兼顧教學成效的前提下,讓學生愛上英文課?這是我一直想突破的困境。

本專案的特色有兩個:
一、全英語授課:培養學生以英文「互動」的能力,增進英文的口語表達、思辨、自信力。
二、跨冊教學設計:以「寫出自己有感、讀來有趣的人物素描」為主軸,串起不同冊的兩篇選文,目的是,透過細緻的講義和流程設計,讓學生醒著、思考著,從有序討論到安心表達、創作,形成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同時也喚起學生對周遭世界的好奇、觀察、與反思。


專案具體內容:

「塔利班殺手跳上車,舉著槍質問,哪一個學生是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接著立刻開槍,只見馬拉拉倒臥在血泊中⋯⋯。不到一年後,她站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她說:One child, one teacher, one book, one pen can change the world. 一個孩子,一名老師,一本書,一支筆,就能改變世界。」這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的故事。

相較於大家對馬拉拉的耳熟能詳,森德勒(Irena Sendler)呢?這是一個大部分學生完全陌生的名字。事實上,森德勒是二戰期間援救猶太人的地下社會工作者,傳奇性不亞於辛德勒的名單。既然如此,為什麼她的故事在 1999 年以前幾乎沒人知道?又是誰把她的事蹟挖掘出來的呢?

以上兩篇文章,分別編列在龍騰版高中英文的第二冊 L4 及第四冊 L5,同樣是人物寫作、同樣都運用了充滿張力的開場、及呼應主軸的有力結尾。除了單字、片語、文法,學生可以從這兩篇選文中,獲得什麼學習上的累進效益?本專案透過細緻的講義及上課流程設計,試圖讓同學思考幾個問題:
1.是什麼讓介紹人物的文章讀來有趣?有哪些寫作技巧是可以運用的?
2.是什麼讓一個人值得認識?
3.相較於馬拉拉的舉世聞名,是誰挖掘出森德勒的事蹟並讓世界有機會認識她?發現的歷程是什麼?
4.我們身邊是不是也有無名英雄?如何透過書寫彰顯他們的價值?如何生動描寫一位無名英雄?
5.課程目標:完成一篇自己有感、讀來有趣的人物素描。

由於是全英語授課,內容又是橫跨兩冊的選文,講義及流程設計格外重要。以下從「視覺/講義」與「感受/流程」兩個面向說明教學設計與實踐步驟。(兩份教學講義請見附件)

【視覺/講義】

這份講義等於是一份操作手冊,它不同於一般的學習單,上面有周全的學習指引、提問與任務、補充資料,甚至是討論及發表的形式。於教師而言,講義在手,課程目標明確,走進教室感覺安心,有餘裕觀察學生自學、討論的樣貌,更重要的是,編寫講義時已預先思考學生可能如何表達、自己如何回應與統整,以提高教學效能。於學生而言,因為是全英語授課,眼睛看到的能補足耳朵聽到的,讓聲音與意義手牽手,漸漸跳過中英轉譯的步驟,讓「聽得懂—能思考—說出口」變得自然。

【講義設計兩大原則】

一、以有感教學設計帶動有感學習
英文教科書的選文經常對議題抱持中立,並以富教育意義的口吻行文,並不是最能與學生產生共鳴的素材,教學者如能自己先有感,與文本互動,找到符合學科本質又能觸動學生的切入點,課程就能有個好的開始。

二、打破文法與翻譯優先的教學慣性
英文教科書至今並無系統性地依循核心概念編寫,教單字、翻譯課文、解構文法是常見的安全路線,然而這個路線使得全英語教學更令人抗拒,也難以創造機會讓學生養成積極探究的態度,更無法連結自身經驗、思想與價值。我想透過自編講義讓這些變得可能。思考的面向包括:

1.找到有感的切入點,以核心提問引發好奇與思考,為課程目標定錨。
2.決定選文哪些部分有助於達成課程目標,將內容轉換成問題或任務。
3.搭回答問題與完成任務的鷹架,選擇補充素材及討論、表達的機制。
4.設計情境看見學習遷移,讓學生應用課堂探究所得於多元表現任務。

以 B2 L4 為例,講義上給的核心提問(essential question)是「What makes a biographical text interesting to read? 是什麼讓介紹人物的文章讀來有趣?」設計五個學習任務:
1.Task 1 Becoming an Active Reader
2.Task 2 Elements to Include in a Biography
3.Task 3 Tips for Writing a Biosketch
4.Task 4 Analyzing a Biosketch
5.Task 5 Writing a Biosketch

任務一提供課文預習模板,以六步驟引導學生與課文互動,達成初步的理解;任務二補充人物介紹元素,要辨識課文各段使用的人物介紹元素;任務三補充人物素描技巧,聚焦不按時間順序的敘事及其效果;任務四提供人物寫作模板,使用模板分析比較兩篇人物素描,一為馬拉拉,另一為珍古德;任務五從分析進入應用,學生在模板的引導下寫一篇自己有感、讀來有趣的人物素描。

再以 B4 L5 為例,奠基在高一馬拉拉一課的基礎上,根據課文的特色將核心提問設計為「What makes a person worth getting to know? 是什麼讓一個人值得認識?」設計四個學習任務:
1.Task 1 Becoming an Active Reader
2.Task 2 Creating A Dominant Impression
3.Task 3 Life in A Jar—The Irena Sendler Project
4.Task 4 Celebrating Unsung Heroes

任務一同樣以六步驟引導學生與課文互動,達成初步的理解;任務二再次使用馬拉拉一課所學人物介紹元素,分析課文如何營造森德勒的主體印象;任務三透過觀看 TED 演說(The Irena Sendler Project | Megan Felt | TEDxOverlandPark),討論 1999 年三名美國高中生挖掘森德勒事蹟的感人歷程,使核心問題的探究深刻、有感;任務四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發掘一位無名英雄,並再次使用高一使用過的寫作模板完成一篇自己有感、讀來有趣的人物素描。

【感受/流程】

我的全英語授課從 2016 年起開放教室,觀課老師經常好奇兩件事:一是學生好專注,沒有人睡著或滑手機,是如何做到的?二是學生在小組中或全班討論時自然使用英文,是如何做到的?

全英語授課要能順利推展,除了需要教學講義提供指引,以減少教學時想使用中文解釋的衝動外,還需要建立學生對流程的熟悉感、以及使用英語的安全感。以下就以馬拉拉這篇選文的 Task 2 Elements to Include in a Biography(辨識課文各段使用的人物介紹元素)舉例,說明課堂進行的三個流程。

流程一:先讀再說
講義中補充了人物傳記可以使用的12項元素,學生先閱讀、查生字,老師核對項目意義、釐清容易誤解的字詞,此流程確保接下來的課文深度閱讀能成功。

流程二:抓出大重點
請學生閱讀並找出全文主旨。以 The article features a ______(adj.) girl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這篇文章主要講述____的女孩,她______) 的句型表達。用部分自願、部分抽籤的方式,讓學生在黑板寫下答案,老師接著引導表達並統整,核對課文的理解。舉例來說,有人用 wise 形容馬拉拉,有人用 brave,有人用 influential,不管是什麼形容詞,都要能對應後方 who……的敘述,從課文中擷取適切的線索支持主題論述。接著再次閱讀課文並辨識各段涵蓋的人物元素,並以圖像表達理解。

流程三:換你說說看
Does the article engage you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這篇文章從開頭就吸引你了嗎?)Do the elements (details) support the main idea well?(文章內的細節、各項元素是否切題?)拋出問題後,讓學生先安靜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見,接著進行四人一小組、一人一分鐘的接力表達。A 說完以後,B 必須簡短做出回應,A 再進一步說明自己的觀點。如此一來,用四分鐘時間換得全班同學都必須要開口進行一分鐘的英文短講。接著抽籤一名學生上台一分鐘分享,台下同學練習聆聽並回應。

【有了對英文的安全感,再也不怕開口】

回顧整套英文課程,從引導學生自學、思考,進入分組討論和表達,最後由老師統整收斂。讓孩子從頭腦到身體跟著經歷一趟英文旅程,經歷閱讀、分析、表達、聆聽、回應、思辨、合作,用英文思考成為自然的事。更關鍵的是思考後,逐漸形成自己的看法,還要敢於表達。

過去學生們總是害怕講英文用錯文法、發音不正確,即使全英授課還是只敢聽、不敢說。這堂課則強調「全英文互動」,一開始師生會達成共識。「全英課的重點是閱讀、思考和表達,不是文法和完美發音,大家一起堅(掙)持(扎),一起安心全英,至於著重文法分析、檢討考卷的課堂,我們會中英並用,不用怕聽不懂或考試不會寫」。建立心裡安全感後,學生慢慢開始願意挑戰、勇於說出口,因為講錯不會被笑。

事實上,老師也在課堂上不斷傳達出一個訊息:「老師可以同理跟不上進度時的緊張與焦慮,老師會等你、小組員會協助你,在討論、表達時記得給彼此支持和鼓勵的眼神。你不會孤立無援,但你要願意求援、願意急起直追。」「過程中你可能會緊張、困惑,沒有辦法 100% 聽懂,這是學習的必經之路。我們有重要的、有價值的目標要達成,要培養溝通技巧,讓你講英文流暢、自信,還要慢慢能以英文思考與推理,你們很棒!」

多年嘗試下來,會有學生說,她願意挑戰全英課,「是因為習慣,因為喜歡,因為有心理安全感,講錯不會被笑,因為看到 Vivian 眼中期待我們挑戰自己的光。」



成果與效益:

一、學生具備主動探究文本、討論的能力
二、學生逐步形成 100% 英文互動的習慣
三、學生將未來職場所需句型與技能內化
四、學生展現從「習慣」到「想要挑戰自己」的積極態度

以下是來自觀課者及上課學生的回饋:

【回饋一】柯茜尹
「昨天的課堂著實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從前在公立(國)高中觀課的經驗,以及我自己的學習歷程,從來沒有一位老師在英文課運用『學思達』的方式授課,即使是強調互動性的課堂,也多半仍帶有老師講述的色彩。而您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是課文閱讀,卻不是由您帶領學生閱讀、講解文意及單字,而是幾乎完全放手,讓學生根據清楚的步驟指示自行思考、討論,甚至是進行短講,是我在中學情境從未想過、見過的教學方式,我覺得耳目一新。」

【回饋二】王婉茜
「這次觀課覺得很驚豔,很少看到線上課這麼常分組,流程非常順暢,而且指示也很清楚,學生都會記得截圖,也知道要看哪頁投影片。老師每次下指令之後都會點同學或是請同學在聊天室回應,確認雙方理解相同,我覺得是可以學習的地方。」

【回饋三】學生
「高一一開始會有蠻多人不用英文討論,但只要小組裡有一個人用英文開頭,其他人也會默默跟上,而且在小組討論中就算遇到不會的詞卡住也不會有人笑你,反而大家都會很認真幫你找出那個詞,而且同學們也不太會在意別人文法是不是正確,自己默默修正,不會出現被其他人批評的情況,所以氣氛很放鬆愉快,講英文就變成一種習慣,而不是一種必須要正確的壓力。」

【回饋四】學生
「用英文溝通讓我能嘗試用英文思考,講出來的東西也比中翻英順暢很多,聆聽別人的同時也能讓我在心中默默思考,如果是我要表達這些東西,我會用甚麼字詞去講出來,哪種說法會讓別人比較容易理解,這真的讓我英文表達能力進步很多。」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開放觀課
自 106 年開放教室至今,台灣各地教育工作者及師培生前來觀課、議課,交流全英語教學的策略與理念。

二、 社群陪伴
領導學思達英文教師社群,陪伴來自各縣市,含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專、語言機構的英文教師,持續規劃線上及實體工作坊,以主題探究、實踐分享、專書閱讀等方式讓彼此感受教育工作的價值與無限可能,增進教學設計與實踐的能力。

三、教學分享
持續於 ShareClass 資源共享平台分享教學講義,並在社群媒體如學思達教學臉書撰寫文章討論教學設計與實踐心得,成為考教甄老師「無聲卻有景象的家教」(中和高中鄭文婷老師的比喻),提供教學設計的「酵母」,讓老師們「簡單加點麵粉就成功做好了自己的講義」(文華高中何宗祐老師的比喻)。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