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國立華僑高中僑見國際教師社群

僑見國際 NOCSH Glocal: From Local to Global


由於華僑高中校園日常混合臺灣本地及僑生各僑居地的母國文化。臺灣學生也對此感到陌生,除了好奇甚至會引起誤解。自 108 學年度實施「僑本共學」,更凸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如何引導來自四方的學子從容自在探索彼此文化,並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成為最迫切的挑戰,進而催生「僑見國際」課程,希望引領學生探討多元觀點,分析觀點立場成因,澄清價值及計畫解決方案,並實際行動。

課程設計著重:
一、認識文化多樣性。
二、培養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素養。
三、著手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藉由搭建鷹架與創造學習情境,使學生能體現跨文化能力,和不同背景同儕競合,培養文化調適能力。結合真實校園生活中情境,鼓勵同學著手改變校園。

專案具體內容:

本課程以「培養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為目標,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 PBL 專案式素養導向教學,並將多元文化議題融入課程,劃分為六大課程主題。

上學期以「跨文化溝通學習」為主軸,學習偏見、刻板印象與歧視概念,理解「權力」帶來的單一故事效應,並關注因權力不平等而遭受人權壓迫的實際個案,以難民逃難情境,實際體驗人權被剝奪的感受,透過跨班倡議、寫信馬拉松活動,實踐國際參與及關懷。

下學期以「文化理解與實踐」為主軸,結合上學期跨文化溝通概念,從文化冰山理論引導學生思考可見的行為及隱藏在行為背後的信念與價值觀;第二階段則反思校園飲食文化,以行動實踐設計學校午餐,透過公民參與方式,凝聚校園飲食文化;第三階段以學生自身關切的社會議題,運用課程所學知能,包含資訊查找驗證、文本分析與歸納策略、簡報設計與口語表達等,發想製作專題,達成介紹、澄清與分享資訊的溝通功能。

【課程一:撕開標籤,原來這就是你】

以DISC心理測驗讓學生體驗「被分類」的情境與感受,透過小組討論理解「分類」並不是唯一標準,人格仍會受成長背景、國家特色等因素影響。利用12個標籤學習單,覺察自身標籤並深入了解標籤理論帶來的正反面影響。閱讀標籤理論延伸文本,以「原住民」議題,深入探索文本中標籤生成過程及影響,反思如何溝通並解決困境。

【課程二:偏見、刻板印象與歧視】

利用 Netflix 百樣人生實驗影片,學生擔任紅娘點點鴛鴦譜,進而覺察對性傾向、情侶關係、第一印象的刻板印象,透過小組探討偏見、刻板印象與歧視「產生」的成因。共同觀看 Chimamanda Adichie 的 TED 演說,認識單一故事視角造成的後果,學習為避免落入單一視角,需主動查證,突破偏見與刻板印象。最後探討媒體框架議題,了解其背後權力運作,並有意識地以多元角度理解事實。以新聞圖片、影片、文字報導為文本,實際分析媒體框架,以中斷歧視管道。

【課程三:僑中人權馬拉松】

以資訊融入教學,用 Kahoot 複習人權背景知識、進一步認識國際人權組織。透過沉浸式體驗活動,模擬體驗難民逃難過程,讓學生反思並同理被迫害者心境。引導學生使用 ORID 思考法,脈絡式閱讀人權寫信馬拉松個案資料,學生釐清事件影響與原因、連結台灣在地相關議題後,透過製作個案聲援海報,發想#關鍵字,在社群媒體產生串聯。在跨班群的小組口頭報告訓練後,進入跨班群倡議活動,說明聲援對象的困難,邀請聽眾一同參與寫信馬拉松活動。期習得人權相關知識,並能付諸行動、關心國際人權議題。

【課程四:你想怎麼看文化?】

以「夜市文化」賓果遊戲,理解文化冰山理論,分辨有形文化與無形文化,進而在溝通時能同理並利用不同溝通策略解決問題。進一步閱讀不同文化現象的文章,像「泰國 gay 很多?」、「衣服不要曬在陽台上」等,運用文化冰山概念分析,理解不同文化背後的成因與價值觀,並以跑站方式分享討論。

【課程五:今天午餐吃什麼?】

瑞典學校午餐像 IKEA 吃到飽嗎?從認識各國學校午餐引起學生好奇心,透過資料蒐集查證,反思宗教、地理氣候、經濟因素等如何影響飲食,再以 Gallery Walk 方式分享資訊。放眼國際後再回頭思考自身校園午餐,結合學校營養師說明相關法規,學生對學校午餐創意提案,必須符合法規、設計原則及營運成本等。排練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鷹架及同儕回饋;正式提案前,小組預測提案時的可能提問,及如何有禮、合理給予回應;班群發表,由台下 120 餘位同學、家長代表及營養師等人共同評分,票選「最佳菜餚」由學校餐廳實際製作餐點並販售。透過行動提案而改變學校午餐,鼓勵同學將想法付諸實行。

【課程六:僑中人專題】

以「網路資訊懶人包」為媒介工具,引導學生不同的溝通表達方式。從自身關心的文化、社團等事物發想懶人包議題,腦力激盪發散思考項目包含:關鍵字定義、連結本課程概念、目的、預計受眾、可能的對立觀點等。收集分析資訊、畫出專題架構、確認資訊來源是否合理正確,並利用評分表檢核懶人包主題的 5W1H 資訊。最後以跨班觀摩、線上留言互評回饋的方式評分,實際達成懶人包介紹、澄清、分享資訊的溝通功能。


【五大創新亮點】

一、生活即課程-資訊蒐集、查證、判讀與應用
透過與學生切身相關的情境─刻板印象衍生的歧視行為、訂外食而不吃營養午餐等議題,引導學生看見生活上的問題、點燃學習動機,在解決問題時,學生自然而然習得並運用跨領域知識:

1.語文領域:文字是溝通的基石,透過閱讀文本、和同儕討論、提案報告、訓練口語表達,甚至運用英語蒐集資訊、與非中文母語背景的僑生同學溝通。
2.社會領域:在跨文化、族群問題情境中,運用查找及連結過往習得的地理、歷史、政治等知識背景,推敲不同國家之特色。
3.資訊領域:察覺生活中有問題的資訊,主動查證判讀,善用社群網路力量發聲。
4.綜合能力:批判思考能力,擷取適當訊息釐清盲點。在設計學校午餐時,學習營養學、售價成本概念計算,兼含各領域知識。其他如海報繪製美學力、簡報製作圖文發表力等。

二、 生活即視界-探究各地文化特色,形塑校園文化認同
學生在生活中發現、面對與解決問題,認識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對相同問題的因應之道,理解尊重多元文化。在「今天午餐吃什麼」、「僑中人專題」中,放眼各國文化後,回頭檢視自身所處的多元文化校園,以行動解決困境,成為學校文化形塑的主動參與者。

三、生活即實踐-採取行動,公民參與
在「僑中人權馬拉松」、「今天午餐吃什麼」及「僑中人專題」單元裡,學生規劃創新且可行的方案,取代只坐不做的抱怨與不滿、思考得雙贏方案。「僑中人權馬拉松」中,透過製作海報與群眾宣講、社群網站力量、一人一信接力聲援,為信念發聲。「今天午餐吃什麼」的學校午餐提案中,學生將理念和創意,化為具體可行的提案,決選勝出後,實際與營養師、廚師討論,參與試做與販售細節討論。「僑中人專題」課程,學生以迅速傳播的「懶人包」形式,推廣自身關注的議題與文化,具體建立自己想要的未來。

四、搭建學習鷹架,訓練表達技巧
學習鷹架讓學生更有學習成就感。本校為社區型綜合高中,充足的學習鷹架與重複練習機會,搭建完整學習成果。實作前,教師提供示範,讓學生瞭解任務及預期成果;提前說明評分規準細項,使學生在過程中能檢核是否達標。提案也提供句型範例,使學生有所依循而能有組織、合禮儀地表達,並以後設認知方式思考可改進之處。從組內練習、班內、跨班群發表,重複有層次的練習提升學生表達能力,讓學生能不懼怕上台發表。

五、跨域、跨語、跨班,合作設計與教學
本課程共備社群教師涵蓋各領域專長,教學資源共享激發更多元的可能性。因應本校僑生本地生共學的特色,也發展雙語教材,增進本地生接觸英文的機會,並給予僑生理解內容的協助。彈性運用跨班的大班群協同教學,提供學生對百人以上聽眾提案與相互觀摩的機會。


成果與效益:

本校必課程於 107 年開設,教授對象為本校高二全體約 500 位學生。持續授課迄今已歷經五年,影響共約 2,500 位學生。本課程於每一主題的結尾活動,皆會讓學生填寫反思回饋,透過分析學生量化與質性的回饋,除提供教師修正課程方向、掌握學生學習狀態,更可看見此創新課程對學生產生的具體成效:

一、學生自信提升
許多學生於回饋中皆提及課程的分組討論、班內分享及跨班發表幫助克服發表意見的恐懼。如「你怎麼看文化?」、「僑中人權馬拉松」課程利用海報輔助與同學近距離介紹文本摘要;「今天午餐吃什麼?」製作簡報提案至大班群發表。而這些課程活動中的小組分享與討論,累積學生上台經驗、並且給予口語表達鷹架,讓學生逐漸不畏懼公開分享想法。例如許多學生在「人權馬拉松」課程後,自行上傳對人權迫害案例的聲援宣講影片至網路平台足見一斑。

二、自我覺察與改變
透過課堂上概念堆疊與實際應用,學生亦逐漸將課堂所學概念融入生活,不只意識到自己可能落入偏見、刻板印象或歧視的情境,也會在閱聽新聞時開始會先確認資訊正確性等,皆可看出學生已將課堂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運用後設認知思考能力檢視自身生活情境。在「懶人包專題製作」課程中,學生自行擇選的主題都與切身生活議題相關,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顯見課程對學生在自我覺察與行動上的改變。

三、學習遷移與應用
僑見國際課程方案中有許多簡報或口語表達相關學習任務,在實施完一年課程後進入高三課程,校內教師也觀察到,學生持續延伸於本課程所學之文化分析工具及表達能力,在其他學科的簡報及口語表達任務中,學生在語句使用、簡報製作的重點摘要等具有明顯的進步。此外,本課程亦有引導學生使用不同方式腦力激盪、聚焦內容之策略,如 ORID、5W1H 等,學生也將之應用到學科筆記整理中。

四、學習歷程檔案成果
1.本課程實施後,學生選擇本課程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共有732件。
2.亦有學生以僑見國際學習歷程檔案投件參與「Google for Education 學習歷程檔案學生分享」,獲選講者,與上百位師生分享本課程及其學習心得。


影響力與擴散性:

透過講座分享課程模組、社群共備經驗,並參與相關比賽,分享教案內容:
一、獲邀至中原大學師培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國立新竹高中 Dance with Stars 教學社群、彰化縣立藝術高中講座分享課程。
二、112 年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高級中等學校創新教學工作創新教學團體獎銀質獎。
三、110 年第十三屆中小學人權教案徵選比賽高中組優勝。
四、109 學年度教育部國教署全國性多元文化教育優良教案高中組特優。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