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逐步東行

逐步東行:小鎮少年的林場日記


「我們的雙手,能帶來多少改變的力量?」谷歌和 ChatGPT 讓孩子們享受著科技便捷,卻與真實環境逐漸疏離。一鍵按下谷歌搜尋,不懂就問 ChatGPT,孩子們輕鬆在螢幕前享受科技便捷,卻與真實環境逐漸疏離。

「小鎮少年的林場日記」為主題式課程,包含四大活動:「跨時空:森林探索」、「跨領域:山林闖關」、「跨世界:議題報導」以及「跨社會:木設計思維」。從保存、復育到傳揚,本課程帶領學生參與過去、工作現在、想像未來,經由認識土地來探究自我。

專案具體內容:

「被科技環繞的我們,還能否用雙手的力量創造些什麼?」此課程設計讓學生藉由山林探索,貼近土地、覺察自我並建立在地認同。首先,探討小鎮林業興衰,記錄耆老工作場域。接著,記錄山林見聞和自我覺察歷程,刊於竹東在地刊物《逐步東行》。同時,將木作設計應用於「教室改造」。最後,辦理「逐東藝術季」,由學生擔任解說員及課程老師,與鄉親們一同分享木作之趣。

【主題式課程】

「小鎮少年的林場日記」為主題式課程,課程內容包含「體驗」與「實作」,四大教學活動說明如下:

一、跨時空:森林探索(體驗)
透過身體實踐、山林探索的工作,引領學生接觸這塊土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文化,讓學生在原始環境中找到原始本我。
1.教導學生「入山儀式」,包含製作姓名木牌掛置於入口處、手臂肌肉暖身以及山林安全注意事項。
2.說明「無痕山林」概念,以尊重的態度與行為來減少人類入山帶給大自然的衝擊。
3.帶領學生觀察並分辨「原始山林」與「人造山林」在自然環境的功能與重要性。
4.耆老分享大自然經驗,請學生觀摩並記錄耆老工作場域。
5.與「建築公社」和「虎山林業」合作,規劃從教室到林場的「人造林參與學習」,結合森林知識、實地參訪及操作體驗。讓學生以自由選課的方式,參與森林裡的各項課程。三個主軸包括:木材利用、林地勞動以及森林感官體驗,共有九個攤主帶領學生,以分組合作方式進行小組學習。

二、跨領域:山林闖關(實作)
與「建築公社」合作設計六道關卡,從教室內的竹東林業史,到教室外的林場實作學習,培育學生與山林共生共好。
1.講解竹東林業史地,包含森林山場、運材路程,一路到繁華的竹東集散小鎮,介紹職人技術及感受山場上的生活溫度。
2.設計「森林六關卡」,串聯「造林撫育」到「收穫利用」的森林作業流程,包括「植物辨識」、「修枝操作」、「剝樹皮」、「疏伐」、「集材作業」與「午餐平台搭建」,帶領學生實際操作體驗。

三、跨世界:議題報導(體驗)
透過議題討論,培養學生對環境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行動力;透過書寫統整,深度反思環境議題。
1.引導學生回顧家鄉林業史、分辨原始林與人工林的差異,結合生物課之「植群分佈」,認識臺灣森林分佈。
2.藉由山林相關新聞報導,以問題引導學生探討全球環境議題。
3.舉辦「森林論壇」,各小組選定分析議題,包含永續林業、樹人薪傳等議題,針對議題的事實、發現、感受、未來進行討論,填寫於 Google 表單。
4.教師根據表單內容給予總體回饋,並請學生統整討論重點,整理文字並搭配插畫,完成各組山林紀錄報導。
5.教師將各組作品展示貼出,採「藝廊模式」每組 2 分鐘上台介紹作品,由學生扮演買家,在喜歡的作品貼上紅點貼,達成學生互評。
6.學生作品刊載於竹東在地刊物第六期《逐步東行》,將手作的美與溫度以紙本紀錄分享給更多人。

四、跨社會:木設計思維(實作)
透過教授學生學習傳統木工及設計思考,從生活情境著手改變自身環境,使環境再生,豐富各層次的生命。
1.基本技能:材料知識與工具操作,包含木材用途、木工技能、結構力學、人工力學、木榫頭接頭技法等。
2.發想訓練:請學生想像自己是原始人,什麼都不會做,一方面讓專注力放在領導者的身上,一方面訓練觀察力。
3.教室覺察:寫下所有與教室有關的形容詞,接著以不同的形狀圈出詞彙,並分類為感覺、空間以及時間,再整合這些詞彙來描述教室。
4.手思對話:用筆自由練習速寫、繪製透視圖,觸發五官,感受身體。感知身心靈的細微變化,覺察自我、自然與空間的差異,讓身體與外在環境對話。
5.教室改造說明:美術教室除了作為創作與學習的空間之外,也是教學用具與展示之場所,請學生使用當地材料,並以永續性、結構構造可行性、實用性以及便利性為目標,完成符合教室使用需求的設計。
6.分組提案:小組提出改造主題,利用透視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比例圖以及爆炸圖畫出原型,實際做出等比小模型,比照專業團隊。
7.小組工作團隊:依照工作分配,組員們依照設計圖及材料單,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8.作品發表:以攤位布展、設計海報以及影片發表等方式,將課程、受訪記錄,用RAP 串聯課程內容製成影片,辦理成果發表會。


成果與效益:

一、課程架構:以覺知、反饋、行動探索在地議題並連結自身
從「覺知」山林課程引起學生動機,打開感官,以「行動」探索在地議題,「反饋」報導保存山林文化,連結學生與土地之間的情感依存,由此培養出「人、學校與土地」相互依存的願景。

二、教學目標: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培育世界公民
森林探索的及山林闖關課程呼應聯合國 SDGs「指標 15:保育陸域生態」及「指標 11:永續城鄉」,以「學習保育及生態系永續利用」以及「建構具包容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作為課程目標。並在議題報導及木設計思維課程,結合在地產業,探討全球環境議題,從摘要新聞報導、分析議題、學生回饋互評,培育學生成為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世界公民。

三、教學策略:以 4C 教學策略 培養技能與生活應用能力
四大教學活動應用教學策略如下:
1.溝通對話(Communication)
引導學生覺察自我與外在環境,讓身體與空間對話,並學習與他人討論,表達自身觀點。
2.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帶領學生閱讀新聞報導,討論全球環境議題,促進批判思考能力。
3.小組合作(Collaboration)
課程各主題安排小組合作活動,從貢獻與同理中,互相學習成長,完成小組作業。
4.創造設計(Creativity)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最後應用所學完成木作設計,改造教室空間。

四、教學場域:以場域式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
以環境作為感官的延伸,將教學環境拉到──
1.教室外的「山林空間」:學生在番婆坑林場中的參與式學習,結合山林知識、實際操作體驗與木作職能探索,培育學生與山林共生共好的觀念,並促進學生思考環境議題。
2.教室內的「儲物空間」:在教室內,學生從生活情境出發,觀察環境、看見問題並思考解決方法,將實作課程所學的木作技術與木作設計,應用於教室空間,設計收納櫃、傘架、桌邊架、抽屜等,完成改造教室任務。

五、學習策略:以手思學習探索空間,強調感官與環境覺察
課程應用杜威的學習策略「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包含「手—工具合一」與「眼—手—腦運用」,強調以感官及結構性的身體機能,去感受身體如何對感官記憶和創造性工作起關鍵作用。透過實際操作,學習各項知識,最後應用於「教室空間改造」以及「逐東藝術祭」模型課程設計。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跨校跨域共備,跨縣市活化教學
此課程與新竹地區學校教師合作,包含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學、新竹縣立芎林國中,國文、藝術以及生科領域老師共同備課、資源共享,學生跨校、跨縣市交流。

二、社區產學合作,學校在地融合
此課程與竹苗地區永續建築產業「建築公社」合作規劃山林探索,教導學生入山儀式、無痕山林概念、山林分布區,設計闖關活動學習集材、疏伐等技巧,並種下樹苗讓森林再生循環。

三、藝術祭在地展,課程成果分享
「2022 逐東藝術祭」、「2019、2023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將藝術、課程帶入社區,讓學生與在地形成更深刻的連結,透過對外發表作為總結性評量成果展現。此外,課程對象從校內學生,擴及合作學校以及竹東在地居民。觀賞人數累積:4100 人;學生累積人數:323 人、在地居民:615 人。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