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喜習建築教育

永續水上城市設計


有的空間一走進去就很舒服、有的建築一看上去就賞心悅目,為什麼呢?其實一個好的空間往往藏著許多學問,建築教育就是在認識空間背後的邏輯和學理,我們期待孩子感受空間的同時也能進行多方學習。

「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建築空間,「遷居水上」的概念不僅符合氣候變遷下,島國台灣可能面對的未來,更添加了未知、奇特和挑戰等元素,使得「永續水上城市設計」提供了發揮想像力和創作力的天地。我們帶著孩子從零開始瞭解水上建築背後的成因,探索真實水上城市的案例,再藉由觀察和討論,以及透過「剪、貼、黏、摺、扭」等不同單元的動手實作,讓學生運用空間設計的手法,實際製作出能回應環境的水上城市,訓練掌握面對未知的能力。


專案具體內容:

【以「建築創作、美學教育、永續知識」為兒童建築教育的起手式】

建築學是一項「能將人、空間與環境的關係串連起來」的學問,「建築空間創作」其本質就是跨領域的知識整合,從建築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到設想對象在建築物中活動時的生活需求,空間機能,社區關係,與不同國家、族群的文化關係的整合;也透過不斷地吸收觀察不同形式的建築空間,培養美學及分析能力。

我們從建築領域中抽取「光影、尺度、結構、色彩、力學」等隱藏在生活中卻常被忽略的元素,分別以「科學、美學、機能、感受、推理、設計、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幫助孩子從不同面向來認識何謂建築,而所有的努力都共享一個核心價值,就是引導孩子更深地認識永續價值及相關環境議題。

【理解自己的空間環境,創造永續社會為目標】

在「永續水上城市設計」專案中,我們引導孩子從「與水爭地」到「與水共存」。從實際的環境現狀切入,帶他們瞭解「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創作水上城市之前,需要設想「城市座落地」的氣候、環境、文化;考量「使用者本身」的文化、所需機能。我們運用這些關於城市設計、建築藝術、永續能力的各種可見與不可見的細節,打開孩子的眼界和創意想法,再藉由紙張、紙吸管、剪刀膠水等周遭隨處可得的媒材製作模型,當創作靈感來臨時,隨時隨地就可以實踐出來,以此賦予孩童面對將來未知世界的能力。

【六組循環鷹架扎穩學習】

包括提問引導、實際案例介紹、實際動手操作、分享討論、修改。課程實施方式以「提問引導、實際案例介紹、實際動手操作、分享討論、修改」等基本步驟進行循環,內容分述如下:

一、第一組循環
首先提出「人類的居住狀態(陸地之外)」、「建築與水的關係」等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而後討論「為什麼會出現水上建築?」藉此帶出環境議題、氣候難民等現況,大家相繼討論居住地不足的解決方案,與可應變極端氣候的生活方式。

有初步的概念後,教師接著向學生介紹建築師事務所 BIG 的建築作品「Urban Rigger」,這是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連接於水岸邊的特殊組合屋群,小巧有趣且機能俱全,適合單人居住,建築形式包含私人空間、公共區域和水上交通方式。

真實案例讓孩子大開眼界,趁著印象還鮮明的時候,教師帶孩子實際製作「水上家屋」。因為是這個專案中的第一次手動操作,特別以模版式的空間教具來減少操作上帶來的阻礙,讓學生能專注在感受不同形式的空間變化與空間機能的想像上,並且快速製成、有時間分享,不用分心煩惱剪、貼、黏、摺等操作細節。

二、第二組循環
建築空間如何組合?教師介紹建築師事務所 BIG 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作品「King Toronto」,以及藤本壯介的「木頭堆疊之屋」,這兩座建築空間皆以「堆疊」的形式和手法著名,建築的室外、室內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作,讓學生對不同文化建築的千變萬化感到驚訝。藉此案例,教師也帶學生認識堆疊的工程技法,尺度及空間創造的可能性,從大樓、社區規劃再縮小至桌椅家具,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

實作部分,教師實際帶著孩子練習西卡紙裁剪,將紙摺成四方形,並自訂三種方塊尺寸,運用這單元所學的「空間堆疊法」,嘗試製作出不同形狀和理念的紙上空間,並考驗疊出的結構是否平衡穩定,最後分享彼此的想法。

三、第三組循環
空間與空間有什麼關係?教師先藉著學生之前的作品示範更多不同的堆疊樣態,擴大學生的想像,並帶著學生在紙方塊上剪一個開口,成為門或窗,開啟孩子對空間串聯的理解,以此討論「室內/室外」與「私人/公共區域」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在空間使用上尊重他人。

討論之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以「折、捲、揉、剪」西卡紙的方式,製造牆面的轉角或遮蔽,向學生示範空間單位可以多樣化,不一定要是封閉的,鼓勵大膽使用創意與想像製作出不同形式、大小的「牆面」,以及各種組合型塑出不同感覺的建築,好讓空間模型的思考更加有趣完整。

四、第四組循環
建築與建築之間的互動關係是什麼?教師為學生介紹丹麥著名的「Brøndby Haveby 花園城市」,這是一朵朵同心圓社區,若從天空向下眺望,整齊錯落的就像是盛開的花園一般,不僅美觀還兼顧居住機能,每個住戶都具備整齊且可以善加利用的空間,以此讓學生瞭解應該如何完善規劃,好讓社區能供應不同居民的生活所需。

進而延伸:「水上生活的社區需要什麼樣的空間呢?」教師在此切入水上城市主題,帶領學生用模型操作水上的浮力、張力等實際體驗,再分組討論列下「水上社區」所需的五大機能方向:「住家」、「乾淨能源」、「食物、水源」、「交通」、「公共設施」,做為往後建築設計規劃的重要元素。

五、第五組循環
水上社區與陸上社區會有什麼不同?使學生更深入的思考「水上」與「陸上」各自的特殊條件,創造出的城市社區又有何差別。教師提供的案例是荷蘭「Floating Home」,一個由 46 戶家庭組成的新型浮動式村莊,以永續再生為理念的水上漂浮社區,目前有超過 100 位居民遷居至此,依附著運河謀生並活化此地,且一步步向多功能生活社區型式邁進,讓這裡成為阿姆斯特丹變化最快的城市地區之一。

相較於 Floating Home 是已經存在的,另一個案例,南韓的「漂浮城市 OCEANIX CITY」則是還在計劃中的水上社區,這個計畫的幅員更廣,預設面積約有 75 萬平方公尺,由 6 個正六邊型的浮島組成,每個浮島有醫療、教育、購物、文化中心等不同功能,預計可容納一萬名居民,目前設計方案已獲得聯合國的支持。

孩子在認識這兩組實際的水上城市案例後,感覺到自己正在學習的事物,不再紙上談兵,而是能與世界接軌,好像此刻手中的計畫在未來都有實現的可能,因而對課程更加投入。在這單元中,教師帶領學生將各自設計的建築結合成社區,繪製「水上社區」平面地圖,用不同色塊區分空間功能,合理規劃社區應有機能及動線,並分組分享、討論動線規劃和社區規劃的理念,最後整合協調各組員的想法。

六、第六組循環
屬於你的水上城市會長怎樣?學生把前面學習到的建築知識,搭配空間堆疊、牆面圍塑方式等模型製作技巧,根據組員整合討論出來的平面設計圖,實際製作出一座「永續水上城市」。在成果發表會上,我們會邀請家長、民眾參加,一起聆聽孩子們的模型特色與理念,並為他們的心血結晶給予認同及鼓勵。會後,我們將成果也分享至網路平台,進行線上展覽,讓更多人參與瞭解永續水上城市的可能性和理念。



成果與效益:

一、擁有建築與空間概念後,孩子的眼中不再只有自己

很多孩子在課程開始前,表現出興趣缺缺的樣子、發表稀稀落落,相對於實體建築,他們更熱衷虛擬的網路空間,對永續發展也沒什麼迫切感。透過共同創作水上城市,孩子得以從切身相關的生活經驗出發、討論,設計因應氣候變遷的設施與建築空間,甚至將設計概念動手做出來,不僅成就感滿滿,更在思考如何落實 SDGs 永續發展於每一個步驟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驗串連起來,強化了關懷環境的心志。

現代的孩子多活在網路世界中,缺少實體空間的感受、觀察與尊重。我們看見建築教育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實體空間、放下手機,引導他們細細品味空間為生活與人際帶來的微妙美好。課程中教師還觀察到,當孩子們要將各自創作的建築組合成一個大的社區時,他們開始能跳脫個體的角度,同理不同人的需要,並思考如何串聯自己與他人的空間與機能,與群體共好。讓「敦親睦鄰」或「社區營造」是真實期待的事,不再是社會課本中與自身無關的知識,多了一份對社區的參與感。

二、混齡合作激發更多創意,多方感受增加編輯力

我們分別在夏令營及入校教學的課程中實行此專案。夏令營是有別於學校的混齡學習,讓孩子體驗真實社群的社交與合作。觀察到:低年級學生雖然在空間觀念上比較沒有邏輯組織,但他們的提案相對活潑自由,供應了哥哥姊姊許多有趣的想法;中年級學生特別願意在形式、媒材、層次上嘗試各種新挑戰,不氣餒地來回調整、自省修正;高年級學生則較有「社區構成」或「滿足生活需求」的整體觀念,能帶領弟弟妹妹們進行架構性思考,讓成果更具可行性。

創作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作品會反映創作者的生活經歷,當孩子們跳出框架,多看多聽多感受,學會整合不同動線、結構、大小、功能的「編輯力」,可以做到的比我們想像得多很多。我們也發現原本常把「不會」、「放棄」放在口中,出問題就怪別人的學生,甚至有因為太害怕出錯、不想給人看笑話而不想嘗試的資優生,經過教師以學習者為主的開放式引導,在創作中充分授權後,變得懂得掌握自身想法,也嘗試克服問題,往往獲得高成就感。

三、讓孩子看得到、想得到、做得到

學生用建築創作回應永續議題的過程裡,常常突破他們對建築原有的想像。有個孩子在發表會中說:「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在家裡種菜,但如果住在水上,引水灌溉很方便,我們應該要設計菜園,自給自足!」另察覺,以空間創作的方式來傳遞想法的方式,能讓 ADHD 孩子更容易專注、發展自省能力。

我們也在入班教學時,聽見學校老師分享,從指導高年級的數學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把平面轉成立體空間挺吃力的,然而在上過建築課後,孩子對空間理解力普遍提高,製作出來的作品精細、完整又栩栩如生,更是讓師長直言「驚呆了!」

有學校老師分享:藉著學生作品不同的切入點和喜好,可以更瞭解他們的生活經驗和關注焦點;以往永續的課程多以畫海報為主,但這次從他們反覆修正調整模型的「不放棄」臉龐,更加理解「動手把創意做出來」對孩子的學習具有更向下扎根的力量。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辦理師培活動,開放免費的空間教材與教具

我們將此專案編寫成嚴謹的教學手冊,分為初階、進階兩個階段,讓課程可複製傳遞,同時規劃辦理「師培活動」,讓有興趣的學校教師能參加。師培課程的內容包含「環境永續」、「建築空間」、「設計思考」等學理,並仔細講解需要用到的創作技巧,方便教師及學生理解操作內容,成為教師的支持系統。

我們也開發了一款空間教材,很適合剛接觸建築教育的初學者使用。這份教材可以在雲端上公開下載,讓有興趣的師生、家長、民眾都可以嘗試模型製作的樂趣。另一方面,我們也有準備直接現成的空間教具專門提供學校單位免費租借。教具使用精心挑選「可重覆使用 50 次以上」的特殊材質,希望實踐環保永續的心志外,也幫助不同專業背景的學校教師能輕鬆帶領學生操作不同主題、快速進入對於空間的想像。

二、為師生客製化專案內容

我們曾與台北市立民族國小以及百齡國小合作,為學校的美術班以及資優班進行專題教學,並依各校教學的方向、班級學生的狀況,調整專案教學目標及課堂討論內容的難易度。例如,面對美術班的學生,我們將焦點放在水上城市的社區規劃和營造,加重實用美學的部分;面對資優班的學生,則是聚焦於真實的製做出立體、甚至真的放到水上也不會翻倒的城市模型。

老實說客製化教案非常傷腦也很花時間,我們仍然願意這麼做,是因為打從心底認同「以學生導向」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因應不同班級教師的需求,真正的產生協力,好讓課程結果持續發酵而非只是短暫的火花,目前也持續開拓與其他校園合作的可能。

在推動建築教育上,喜習團隊不遺餘力。我們會例行辦理夏令營與冬令營,疫情期間也沒有停擺,積極開發線上版的課程,讓孩子可以不用一直盯著螢幕也可以動手做模型。課程的結果比我們想像得好,分擔了許多「在家陪孩子卻不知道要做什麼活動」的父母的煩惱,也因此讓家庭主動推薦其他家庭,不僅使得我們的理念足跡越來越廣,同時越來越多人明白建築教育能帶給孩子的益處。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