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楊可倫 新北市林口高中教師

繽紛林口學


課程採取深度學習(New Pedagogies for Deep Learning,NPDL)的課程設計,希望以法國地理學者 Lefebvre 的漫遊者(pedestrian)為核心,透過學生能實作 SDGs 的視角,將零碎的現場觀察、文獻整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在林口學的旅程中,以自己的語言,和城市對話。

課程採用創新的研究法教學,要求學生在學期專案進行中,必須按照「卡片盒筆記法」協作,將資料初步整理後提取其重點,並建構情境給生成式 AI,最後經人工潤色後結束專案。如此,地方成為了學習的載體,「學會問問題」變成為整個課程的核心,也讓最虛擬的 AI 成為輔助學生瞭解最真實的城市的工具。

專案具體內容:

本課程企圖處理兩種真實問題:社會科學的知識如何應用於地方學、如何讓學生從地方學的探究中找到「帶得走的能力」,這兩件事看似關聯性不大,大部分的地方學課程也都企圖給學生有趣的地方知識,但知識只是「是什麼」,要轉化成學生的問題意識,並要能應用,得讓學生建立起自己的洞察力(insight)。

Sonke Ahrens 在《卡片盒筆記》中認為,一群人一起討論的「brainstorm」對於產生 insight 成效有限,insight 應該來自於串聯自己過去的概念,如此不只能說出「為什麼」,還能知道「怎麼辦」。因此本課程將課程主題分為數個模組,各模組都導入一個 SDGs 目標,並以現實議題為視角。例如,林口茶業史並不是懷舊,而是要討論如何以親近土地的方式行銷地方;林口老街也不只是逛廟看碑刻,而是認識社區是如何維繫;學生也不能只是聽講,每周課程都必須按照「卡片盒筆記法」協作,將資料初步整理後提取其重點,建構 prompt engineering 情境給生成式 AI,最後經人工潤色後結束。

同樣的研究方法在整個學期不斷反覆,如此,「學會問問題」變成為整個課程的核心,也讓最虛擬的 AI 成為輔助學生了解最真實的城市的工具。

【課程設計說明】

「繽紛林口學」是林口高中校本課程,因此設計為每週 2 節課的一學期課程,課程原始設計為 6 個模組,除了第一模組「方法論」必選外,採取 NPDL 的設計理念,在介紹方法論時會一併簡介課程的各模組,以及對應的產出成果,並讓學生以投票選出其他 3 個模組,每個模組約運作 5 週(方法論約需 2 周),課程結構規劃如下:(由於繽紛林口學為社會科分科授課課程,在實際執行上,1 個班級會由 3 個老師分別授課 6 周,故僅會讓學生投票選出 1 個模組,兩個學期已執行 6 次)。

【第一階段/研究方法和工具教學】

第一階段的課程設計,經過筆記法轉化文獻,並對 AI 建構情境。課程的開始的前兩周,所有學生都會經過一個研究方法的課程,本課程最重要的目的,是建構課程的共同研究準則,提供一個知識生產的標準化流程,以及如何記錄自己的工作流程,此階段主要會帶學生操作工具和方法:Google 文件共同編輯、卡片盒筆記法實作和生成式 AI 工具協作實作。

【第二階段/課程模組:用 SDGs,和城市對話】

在研究方法模組結束之後,本課程會讓學生投票選出自己這學期想學的課程模組,課程模組是採取問題導向,嘗試從社區中特定的現象出發,討論一種 SDGs 視角,例如林口的茶專題中,以 SDGs 的永續陸域、責任消費與生產為基礎,以茶核心,讓學生從行銷的角度解讀地方誌,認識傳統農產貿易和土地的關聯。

而在林口新市鎮專題中,課程以 SDGs 的永續城鄉和制度的正義與和平出發,以最親近學生的林口街道結合政府公報和舊報紙資料庫,讓學生自己解讀規劃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以「林口老街」的模組作為範例說明:

在模組中,我們主要的目的是讓人們知道自然因素如何塑造城鄉,將 SDGs 的目標融入城鄉的分布、人類活動對自然造成的影響,才能思考如何打造更友善合理的在地生活,課程中會提到林口舊聚落形成的過程中,自然因素扮演的角色,並且用什麼方法可以觀察到這些聚落形成的痕跡。

了解成因是思考友善在地生活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認識在地的人們都是怎麼活動的,因此每個模組都會有一部分以人和社會的觀點切入,在老街的模組中,這部分就是討論「廟宇如何吸引人潮」。

不過以上的內容多半都是老師講述,本課程更在意的是如何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找資料,因此在講述的同時,老師會針對該主題介紹相關的線上資料庫,或是非資料庫,但可線上閱讀的資料(電子書、網站等等),經過資料庫介紹後,學生多半也能了解除了「Google」之外,報告的素材可以在哪裡找到?該如何使用這些素材?本課程在每一個段落都會進行一個情境建構,讓學生可以嘗試綜整這些資料源,做成筆記,回答情境給的題目。

在每週練習中,課程提供了和模組作業、期末報告相同類與工序的探究內容,因此學生可以反覆練習自己的期末報告,也從中了解到如何有效的運用課程所教的研究方法,以及各模組提供的視角,期望學生可以找到自己觀看城市的角度,但如果要沿用各模組的報告,需重新更換主題,不可重複。

【第三階段/評分系統:成果專案進度和品質控制】

探究類型的課程有一大關鍵在於「激勵點」,本課程試圖讓學生自己決定課程、自己決定期末報告題目,並提供了標準化的研究方法,給學生簡易、能操作的內容生產流程,但如何保證學生可以沿著自己的預期走到終點呢?為此,我將 2019 年時為酷課雲內部專案管理使用的網站系統,補上點數功能,將「時間」、「互評」等要素納入計分,以及要求參與者必須投放「押金」,藉此給學生繼續工作的動力。

經過不同階段累積後,活動的最後,每個人的點數可按照其高低轉換為百分制成績,如此就不會發生同組同分等現象,評分系統設計時就允許學生隨時查詢小組點數、個人點數帳本和領先群點數帳本,學生隨時可以知道自己相對於領先同學的差異,每一筆點數的帳目都是透明可見。

此外,點數需轉換才會變成分數,如此點數本身就成為計分前的一個保護措施(也就是沙盒,Sandbox),不至於發生點數過少的學生分數變成個位數,或某班級內部評分過低,導致各班成績差異太大的狀況。目前嘗試過等比例轉換,或是和德州大學心理所的朋友討論之後,用統計學的常見的 Bulging Rule,針對落差極大的原始點數值取 log 或是 ln 等手段轉換分數,讓分布相對平緩,但不論如何,如此都能讓學生的努力真實的被看見,也讓學生按照努力程度和表現拉開差距。

【外部連結/林口社宅 NGO 合作和公開觀課】

課程在規劃時,便希望結合社區周遭的 NGO 組織,2022 年初,我邀請了都市改革組織(OURs)對老師們介紹林口社會住宅的規劃,在 OURs 的介紹下,與林口社宅內的「喂喂!這裡是 3490 村」NGO 合作,該組織經常舉辦各類以林口社宅為中心的展覽活動;而 2022 年 9 月底,其年度活動「紅土地上 ‧ 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現地展」剛好能讓學生瞭解到,「林口學」上所談論的事物是真的可以應用,而且剛好那時正在進行「林口茶產業」的模組,這場展覽讓學生更好的去發想他們的「手搖飲企畫書」。

本課程持續和「喂喂!這裡是 3490 村」合作,2023 年初,該 NGO 和藝術家黃銘彰先生合作創作地方刊物《我們林口》時,本課程也參與此專案,藝術家到校和學生交流街頭訪問的技巧,以及介紹地方刊物是如何運作,學生也將他們的成果投稿至該刊物。

在上學期末時,本課程擔任社會科的區級公開觀課,也因此能分享給與不同科目的老師們,老師們在這次的觀課、議課給了許多建議,尤其是地理老師們給予了不少 GIS 應用方面的新作法。透過 ArcGIS 提供的工具進行投影片和 GIS 混合輸出,以及地理考察時可以應用的方法等,這部分資料視覺化的呈現有助於圖形化以呈現學生的 insight,也檢核學生能從原始資料中擷取多少訊息,可應用於之後課程修正中。


成果與效益:

一、NPDL 的課程設計模式
讓學生在現實中以協作的方式進行專案學習,在期末教學意見回饋中,學生對於可以自己設定專案主題感到非常有趣,不過和我預期稍有不同,一整年六個班級的課程,學生們對老街、茶的興趣,居然比學校周邊的林口新市鎮高出不少,反而是公民記者的工業汙染不受學生青睞。

二、專案互評推進的線上協作機制
先前我著重的評分系統和線上文件共編,在去年有了不錯的成效,透過線上評分機制,給了願意參與探究實作的學生不少動機,我在 2022 年 9 月時,推薦了上學期報告中表現較優的同學,他們的作品獲選了 Google for Education 2022。

而在課程規劃圖中,我開發的線上評分系統扮演的是外圈的輔助角色,但評分系統的點數,會轉換為分數,而以學生實際的互評來看,同學的評分給學生很大的壓力,例如該組不按照報告規則製作,直接被同學負評之後,迅速調整方向,後續的同學就會給好的評價(系統規則,出現負評就不會自動給分,需要老師人工判斷)。

三、從筆記到 AI 與人的協作形成的學習歷程
在 2022 年中開始的暑期重補修課程,我運用卡片盒筆記法,重補修課的實驗中,學生真的能靜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並進行筆記,不過實際老師不太可能逐一和學生討論他們做的筆記內容,因此林口學中,我用 Google 試算表讓小組在蒐集報告的時候進行共編,透過卡片盒筆記法的兩階段產出,清楚的向學生展現知識建構的歷程,也有助於導入 AI 協作,雖然本課程一開始導入生成式 AI 時還在 GPT3.5 的時代,但隨著 chatGPT 普及,學生對操作生成式 AI 的背景知識越來越豐富,卡片盒筆記法幫助學生學生跳脫「講幾句話就能讓 AI 幫我寫作業」的想法,而是利用自己的筆記,逐步修正 AI 的輸出結果,這點在 4 月,和 NGO 合作的社區街訪時有更好的運用,學生先將已別人既有的街訪筆記後餵給 chatGPT 生成題目,再拿題目去進行新的街訪,學生也在期末的學習歷程檔案中描述他們生成式 AI 的體悟。

四、能適應大班授課需求的創新課程設計
如前所述,本課程運用模組化和資訊化的 PBL 教學規劃,處理高中社會科老師在連續的大班授課環境下,兼顧多元和個性化教學,老師的角色被轉換為整個課程專案的總 PM,透過專案管理,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工作流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我在研究所時,經常在城鄉所修課,因此在 OURs 都市改革組織朋友的建議下,將許多現實的社會議題融入林口的區域歷史發展脈絡的教學中,在 OURs 的牽線下,和學校對面社會住宅裡的 NGO「喂喂!這裡是 3490 村」合作密切,今年四月,我們雙方還合作帶學生參加了社區報的專案,學生在 NGO 講師的教學下在林口進行訪問。

二、本課程的教學法源於我和在中原大學任教的林峻煒學長的交流,我們組了一個小團體,推廣筆記法和 AI 的結合,並在今年 6 月、7 月,分別於中原大學和中研院進行發表,許多老師都對筆記法用於社會科專題研究感到興趣,本課程也在今年獲選國教署創新教學獎評選和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肯定。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