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有事青年行動競賽


當前教育環境的變化,包括 108 課綱的挑戰、學用落差、學生對職涯發展與自我探索的迷惘等問題,如何讓學生主動探索與成長早已是當務之急,對此,嘉義市政府自 2020 年起,啟動「城市出題、青年解題」平台,整合各局處之場域與議題,與 SDGs 永續發展目標結合,協助高中職學生與大專青年挑選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舉辦「有事青年行動競賽」,透過獎金及業師輔導等機制,鼓勵青年在「真實」世界中找到「有感」議題,將腦中的想法實踐,達到跨越「想」到「做」,連結「學」與「用」的目的。首創「連結一個需要幫助的議題, 設計一個解決問題的概念,實踐一個最小可執行的方案,分享一個幫助社會更好的事」的口號,號召青年一同關注真實世界,展開行動。

專案具體內容:

行動競賽首創一套學習路徑,為連結、設計、實踐及分享四階段,前期讓學生從同理心出發,在生活經驗中,找到自己有興趣、有感的議題。接著,用設計思考聚焦想解決的核心問題,並想像該問題被解決的最佳情境,規劃各種可能的解決方式,最後採取最可行的方案。下一階段為本競賽的核心,讓學生將先前規劃的可行方案,實際動手執行,並將自己行動後的成果,以任何形式分享,最後也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行動過程中的成長軌跡,探索未來的生涯發展。

【從生活經驗與同理心出發 找到一件想改變的事】

以下就四階段學習路徑與行動團隊案例作為說明:
一、「連結」一個需要幫助的議題:從自身感受出發,觀察生活周遭,並透過實地的調查與訪談,進一步聚焦關係人的需求及期待,找到想解決或想幫助的議題。比如從生活中觀察到現在的青少年使用 3C 產品的時間大幅增加, 除了影響視力外,也逐漸缺少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流。

二、「設計」一個解決問題的概念:聚焦想解決的問題,運用設計思考方法, 規劃出解方並形成提案,透過競賽遴選行動團隊,審查通過後展開行動期。例如,團隊在找到需要幫助的議題後,規劃辦理營隊、設計多元課程,希望藉此引起青少年的興趣,發現放下 3C 產品後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

三、「實踐」一個最小可執行的方案:在三~四個月的期間,學習進行最小可執行方案,由學生主動規劃、自主執行,透過動手行動來改變問題。例如,為了實現目標對象的需求,團隊舉辦營隊安排攀樹、走繩、手作體驗等活動,期待透過活動培養面對挑戰的勇氣、團隊合作的能力及激發創意。

四、「分享」一件幫助世界更好的事:行動結束後進行反思,讓學生看見自己內化的成長,並協助其從行動期間,到生涯發展探索給予連結及引導。學生自主地找到自己有感的議題,完成行動的同時,也學習到團隊合作,做中學的精神。

【貼近生活經驗 發現更多有感議題】

行動競賽的議題類別多元,不侷限主題,歷年學生投入行動的議題面向包括文化新生、產業體驗、族群共榮等,透過創新的方法打造對在地的文化認同,復興與傳承手工產業及茶文化,保存原住民文化及打破移工文化隔閡。更有場域活化、樂齡健康、教育創新等領域,如關心高齡者的照護與陪伴、傳統市場的改造行動及幫助學生職涯探索的經驗分享社群。鼓勵學生踏出校園,以眼、耳、心觀察生活周遭悄悄發生的變化,進而更加認識與連結外在真實世界,培養其同理心,回應當代議題。

【導入業師制度提供一流實戰經驗 建構資源支持系統】

參加行動競賽的學生團隊,主動找到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並且規劃方案,具體執行,每一步都是學生自發性且積極的作為。為了不讓學生在行動過程中遇到困難求助無門,特別導入業師制度,全程參與學生的行動期,並從旁給予協助與指導,提供學生資源。

歷年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導師團隊進行輔導,包括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詹魁元、獲得葛萊美獎的設計師蕭青陽、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台創辦人楊振甫、雜學校校長蘇仰志、SALU 團隊林子竣、見域工作室負責人吳君薇、Impact Hub Taipei 執行長陳昱築、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等人擔任指導業師。透過業師自身的專業,給予青年支持與幫助,分享自己的經驗,鼓勵青年多方嘗試,亦安排工作坊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與業師有更多互動,連結更多資源。

【學習打破校園圍牆限制 透過做中學發生有意義的成長】

我們觀察到學生的學習活動限縮在校園,對於真實世界的樣貌始終是停留在腦海所想像的範圍,鼓勵學生多「想」、多「思考」,卻少了支持其行動的作為, 使學生對學習愈來愈無感,不曉得自己所學與所用的關聯。行動競賽辦理的初衷,即在於讓學生的學習不再被學校所框架,走出校園,觀察生活周遭,發現那些不曾注意到的議題和需求。

一、行動帶來反思與自我成長 生涯探索不再迷惘
行動競賽今年已邁入第四屆,每年學生給予的回饋中,總有印象深刻的團隊, 與我們分享參與行動後產生的變化,關於升學或未來職涯發展,都有了新的想像與期待。比如來自嘉義高中、嘉義女中的行動團隊,關心高齡化、樂齡健康的議題,並以「長者陪伴」為主要核心,同時,也希望結合在地場域,嘗試設計出達到青銀互動目的的解決方案。團隊最後選擇在嘉義市的公園內,為長者舉辦桌球互動營隊,邀請專業教練傳授桌球知識,也辦理錦標賽,鼓勵長者活到老、動到老。

從議題發想到設計方案,不但能主動策劃,積極嘗試每一種可行的做法,在行動過程中也學習如何臨危不亂,也深刻體會到青銀共榮的重要性。成員在完成行動後表示:不要小看自己的小小行動,就算只是辦桌球營隊,也能幫助到有需要的長者,為他們創造許多感動的回憶。也更了解自己想要幫助他人的心,團隊成員升大學時也選擇教育及照護相關科系就讀。

二、用所學的專業參與行動 落實做中學的精神
除此之外,來自嘉義高商的同學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嘉義老屋的新生故事,運用廣告設計的專長,繪製老屋地圖,希望讓大家透過地圖在嘉義漫遊時,感受到老屋的新價值,發揮所學同時也為地方帶來創新的能量。透過參與行動,探索自己的生涯與職涯發展,在行動過程中,學習團隊合作,落實「做中學」的精神;發揮以人為本的創新力,連結在地真實議題,創造更多影響力。


成果與效益:

一、成為中南部歷史悠久的行動學習競賽,共協助 92 個青年團隊完成行動
競賽,著重在青年人才培育的前端孵化,鼓勵學生嘗試動手做。四年來,學生自發性探索的議題面向涵蓋文化、教育、環境、社會、永續等。參與行動後,從原本對自我生涯的迷惘,因找到自己有興趣且有感觸的議題,而對未來升學或職涯的發展有了新的想像。

自 2020 年有事青年行動競賽舉辦迄今,共計有 271 個團隊報名,扶持 92 個青年團隊,連結 10 項 SDGs 永續發展目標,讓學習真正接觸外在真實世界,達到跨越「想」到「做」。有愈來愈多大專院校及高中職的學生積極參加行動競賽,報名人數逐年增長,顯示出參與行動競賽是學習歷程中的重要活動。

二、與在地 10 所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合作 推出創新課程 促進有感學習
了解當前的教育環境的轉變,學生不僅感受不到學習的意義,更不確定學與用的關聯。嘉義市政府扮演領頭羊,主動向嘉義地區大專院校及高中職推廣合作,將做中學、行動學習之概念,融入教育體系,把社會設計、創新思考導入實體教育現場,持續擴散行動競賽帶來的學習效果。

1、已有 6 所高中職設計新型體驗課程 讓學習更有感
自去年開始,為了將行動競賽以專題導向的學習模式加以推廣,與嘉義地區的高中職合作,透過工作坊、課程設計的方式,與學校老師共同嘗試翻轉教育、讓教育本身緊扣生活。當前高中職也透過學校訂定的課程,將認識家鄉、探索城市等納入學生的學習內容,讓課程與生活息息相關,也進一步讓學生從中省思、認識與探索自我。這幾年與市府合作的學校,包括:嘉義高中、嘉義女中、華南高商、東吳高職、輔仁中學、協同中學等。如華商結合嘉義在地「東市場」,讓學生到現地實際設計與改造攤位,打造藝術街道;輔仁中學則以學校所在位置及原住民等在地議題為核心,透過實作課程讓學生更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歷史;嘉義女中教師則從課程設計的角度,讓教師對於在地議題更加理解,並與長期在地深耕的團隊交流, 使其對城市的現況與所發生的改變有所觸動,進而將感受傳達讓學生真實體會。

2、與 4 所大專院校共同助學生探索職涯與創業方向
除了與高中職成為緊密夥伴關係外,對多數的大專院校學生而言,大學端可能是最後密集學習的階段,緊接而來將是充滿真實的社會面貌。因此,鼓勵學生透過行動提早接近真實社會,也為學生的未來職涯找尋新可能,並與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吳鳳科技大學、南華大學等在地大專院校成為支持夥伴。如嘉義大學舉辦參訪活動,讓學生與外界有所連結;中正大學則鼓勵學生參加行動競賽,讓學生具創意性的新點子能實質的被發揮,為想創業的青年提供一個實驗舞台,學習如何從 0 到 1、從無到有;吳鳳科大與南華大學將專業結合實務課程,讓學生學有所用。

三、獲 2022 年台灣永續行動獎 SDGs4 教育品質類銅獎 全台公部門唯一獲獎單位
「有事青年行動競賽」用行動體驗有感學習的創新做法,於 2022 年以「城市出題,青年解題」為主題,參加台灣永續行動獎,獲得 SDGs4 教育品質類銅獎,更為全台公部門唯一獲獎單位。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參與學生逐年攀升 教師響應青年培育
學生找到與自己生活相關的議題,或需要幫助的事,嘗試用各種方式去執行,過程中學習到團隊合作的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跨領域的學習外,更重要的是對自我的成長與反思,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而學校教師也積極響應,成為支持學生行動的強大動力,也讓越來越多學生主動參加,報名人數逐年成長。

二、走出教室 用行動體驗助學生了解學習意義
當前學生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許多社會議題需有創新解法,「有事青年行動競賽」,讓城市成為教室,並將課綱與議題連結成為重要的學習平台。學生投入行動與教師支持,讓學習跳出框架,用行動體驗落實真正的有感學習。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