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臺南市立人國民小學

立人古蹟首學 神遊教育仙境


台南是台灣的古都府城,說起台南就想到古蹟,立人國小周圍是府城著名的一級古蹟景點如赤崁樓、大天后宮、孔廟等;而立人國小本身,就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創立於 1898 年,學校裡的「忠孝樓」,即原寶公學校本館,是日治時代興建的二層式教室建築,民國 92 年列入市定古蹟,因此學校以古蹟為主題,發展校定課程。

孩子們經常在師長的帶領下,實地參訪認識古蹟的歷史、觀摩雕刻與藝術的呈現、以及採訪在地文化。訪問過後,有《古蹟報報》攝錄影室讓孩子擔任小記者剪輯影片、有《立人新藝聞》刊登孩子的創作、還有結合藝術觀展、繪畫及遊戲等課程設計。

數位時代的來臨,我們也希望立人的孩子能夠在多媒體中找回古蹟的樂趣。所以學校在扣緊課綱的同時,亦融入數位科技,包括建立校園電子地圖、獨創數位古蹟學習課程、首創 VR 古蹟課程等;並且推動雙語解說校園,以多元體驗和互動課程引領古蹟教育,發展出一~六年級共 24 個套裝古蹟教育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創意思考並解決問題。


專案具體內容:

【校本古蹟教育】

立人國小多年來皆重視古蹟教育能力培養,逐步建構古蹟教育環境,不斷充實教師、志工、行政團體專業知能。至今,我們的孩子已從自主古蹟教育開始,以「文史古蹟、美學古蹟、數位古蹟和國際古蹟」四大課程主軸,以及 24 套套裝有感課程模組,神遊於此仙境中。難能可貴的是立人國小結合周遭國中小和區公所社區力量,成立古蹟教育守護工作隊,並和「成大、南大以及政大」等大專校院、民間機構,大手攜小手合作開發課程及推廣,把古蹟教育套裝模組、古蹟成效發揮淋漓盡致。

【融入數位科技】

然而,數位時代來臨,學生習慣多媒體的聲光刺激,對於文字的專注力一點一滴地流失了。故本校扣緊課綱古蹟教育,品味家鄉文化,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社會關懷的同時,也利用數位科技進行古蹟文史教育,瞭解歷史如何影響今日,學習古人的智慧;透過多元古蹟教育方式,提升眼界和心靈,累積對事物的觀察力與思辨力,並辨識正確訊息;透過國際古蹟教育,思考在地文化價值,尊重異國文化並關注全球議題、以紮實的古蹟教育能力,透過「直接體驗、有效感知」做到以古蹟教育鑑古觀今,以科技迎向未來。


【具體內容】

一、結合附近的國定及市定古蹟文化來發展校園:臺南是臺灣的古都,有多達 143 處古蹟,其中位於臺南市北區的就有 13 處,北區國定古蹟有 3 處,市定古蹟有 10 處,本校配合教育局推動古蹟文化教育,規劃融入與在校課程結合,教導學童在地古蹟文化。

二、與在地社區文化結合,建立與社區資源共享的學校:鄰近本校的臺南富信大飯店是一棟府城古典巴洛克式風格之建築,於 2014 年全新完工,座落於西門路與成功路口,府城著名一級古蹟景點如赤崁樓、大天后宮、孔廟等均比鄰而立。富信飯店裡面有典雅貴族的裝潢風格,與當地文化特色交融。本校與社區透過校園南側的德慶溪意象活動(校園圍籬彩繪),讓學校與社區結合,讓孩子有機會走出校園接觸社會,讓雙方成為臺南市帶動兒童社區文化教育之楷模學校。

三、科技運用:以 GIS 推動校園電子地圖。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縮寫:GIS),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的科技,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本校於民國 108 年,開始參與校園綠色美學地圖教學和 GIS 規劃,推動建置校園 GIS 美學地圖。

四、國際地圖協作平台:雙語解說校園。為推動學校進行國際交流與互動,本校計劃透過國際媒體的採訪,傳達校園發展特色與美學文化。

五、本校永續有感古蹟教育其特性為:多元彈性、多科跨域、結合社區、環境永續發展、全人教育等。而套裝課程各年級實施主題、內容、策略,請見附件檔案。

六、規劃獨創古蹟數位學習課程:A.平板學習趣指導學生利用平板,認識社區古蹟及環境特色,培養認同家鄉、維護環境的情懷。B.因材網學習國語、數學等學科課利用平板聆聽英語,提升古蹟教育理解力。練習口說並錄製音檔。C.Cool English 酷英英語課程融入數位教學,利用酷英網依個人學習速度,選擇章節加強練習。D.使用 Kahoot!與 Quizizz 等互動學習網站,配合教學進度讓學生在精熟內容之後再全班同步練習。互動學習過程充滿趣味,學生在歡樂中提升學習興趣。

七、創建首創 VR 古蹟課程:A.立人為 5G 新科技學習示範計畫,進行 VR 頭盔融入教學活動,搭配桌上型電腦與平板,使用教育大市集之 AR 教材古蹟有關教學資源,讓學生體驗新科技,實鏡模擬防災步驟。B.古蹟教育 e 指通,各領域課程結合數位古蹟教育,培養學生整合資訊的能力,包括分辨真假網路資訊、智慧財產權等,引導學生古蹟教育數位資料完成簡報、小組討論、海報發表任務。

八、為了推動校訂課程之古蹟教育,本校成立「古蹟報報」攝錄影室,引導學生古蹟教育數位資料,並由學生自己擔任小記者,編撰內容、由教師指導攝影並進行剪輯教學,透過科技將校園及古蹟課程以影片方式呈現。

九、本校以文史、美學、數位、國際作為古蹟教育課程設計主軸,發展出一~六年級共 24 個套裝古蹟教育學習內容,以多元體驗和互動課程引領古蹟教育,激發學生創意思考並解決問題。古蹟教育課程也結合重大議題,跨領域設計,同步學習生活領域、自然科學、社會領域等學科知能,培養學生「五力全開」──具備古蹟教育力、品格力、資訊力、創思力、跨域力,不僅自我學習,亦幫助他人,成為「有品主動的快樂兒童」。

十、跨領域創新教學教學策略,善用各種古蹟教育策略,將古蹟教育活動進行跨域整合教學,引導學生擷取與統整資訊,於不同課程中產出多元的成果,培養省思與評鑑的能力。以能流暢古蹟教育、默讀文本為原則,進一步能運用六何法等策略,引導學生重述故事、學習表達能力。以能摘要文本重點為原則,學習找出主題句,運用表格、T 圖、十字方格表等整理文本資訊,並能以合作學習進行課程活動,加強學生的探究力。透過自我提問、找不同觀點、分析各種文本,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與提升自學能力。

十一、美感教育 Plus 古蹟教育課程,由於藝術教育是立人國小發展特色,因此,我們每年均結合廣達游於藝美展,設計美感教育 Plus 古蹟教育課程,以此藝術主題進行古蹟教育延伸。以 111 學年度的主題「遇見大未來」為例,主要目的是透過藝術作品,讓學生學習藝術家以不同的方法,表達對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關注。為了讓學生對於生態永續有更完整的概念,本校規劃古蹟教育文本主題涵蓋海洋、環保、塑膠危害…等書籍,搭配古蹟教育問答遊戲、環保分類遊戲加深概念。透過古蹟教育策略 ORID 焦點討論法,學生於觀展前古蹟教育,並於觀展時,透過古蹟教育圖像及作品說明,理解事實的現況、意識到已發生的問題對生活的影響,進一步思考如何採取行動來改變現況。課程檢核則以學習單、作文、及繪畫等方式,以多元方式檢核學生的古蹟教育歷程。

十二、古蹟教育差異化教學:對於班級中不同古蹟教育素養能力的學生,運用數位載具,搭配學習網站的古蹟教育相關課程,如:數位讀寫網「句句實言」訓練古蹟詞句重組,提升短句古蹟教育能力。或學習吧「小壁虎老師的古蹟教育認證課程──跟著題目學古蹟教育」以答題方式,活用各項古蹟教育策略,一點一滴培養孩子對古蹟教育的興趣。

十三、大手牽小手:由高年級古蹟教育績優學生或對於說故事有興趣之學生,提前古蹟教育繪本並練習說故事,個別為學弟妹說故事,並一一指導學弟妹借閱書籍。此活動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情誼,也幫助低年級學生熟悉圖書館環境,是本校具傳承意味的古蹟教育活動。

十四、校刊徵文:本校定期發行古蹟教育寫作專刊《立人新藝聞》,以主題徵文方式,擇優刊登孩子文字創作作品,讓學生之間觀摩學習。另外也鼓勵創作發表,鼓勵學生讀而優則寫,寫而優則說與演。讓學生挑戰自我,自行撰稿創作,擔任古蹟小小解說員,並將歷年所學進行親子說故事、作文、朗讀、國語/閩南語演說、英語讀者劇場等比賽。

十五、古蹟科學創客營:鼓勵發揮創意,與夥伴合作組隊,分享自己古蹟在生活的有感科學發明創作。

十六、古蹟實境 360 度創新教學:立人國小結合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跨領域課程教案規劃》,以 360 度實境課程引領參與人員進入古蹟實境的氛圍,提供各式各樣的古蹟實境故事,過程中以有趣、遊戲、尋寶方式進行古蹟教育的探索和巡禮。




成果與效益:

一、創造符合立人特色之創新有感校園環境及教學情境,協助師生培養細膩而深潛的人格形 塑與對環境、社會關懷的人文素養,創造有感體驗和文化探索,並達成境教的目標。

二、藉由本校創新有感角落理念的宣導、參與改造,催化師生對校園環境有感的改善認知,進而創造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對話的場域。

三、營造本校與鄰近古蹟、社區文化、科技運用、學校發展需求及整體有感結合之校園教育場域,彰顯出本校與社區環境特色共構的校園地圖。

四、古蹟素養的提升:以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古蹟文化為基礎,營造校園美感空間之教學環境,讓師生浸潤於創新有感的氛圍之中,進而推動創造力教育、藝文深耕,培養創新思維、社會關懷的人格及全人化教育素養。

五、空間規劃的改善:藉由校園永續有感空間的改造,改善現有環境之不足及缺失,打造安全、完善的硬體環境,並藉此提供師生探索文化、創作藝術的的空間,鼓勵師生與環境對話,讓學校突破校園圍籬,向外與社群形成連結,打造適合學習之實體環境。

六、社區共識的營造:爭取社區及外部資源,打造校園與社區結合的共學場域,營造在地文化的良好展示及學習環境,並進而推廣社區與學校結合的互動經驗,讓社區也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最佳後援。

七、人文情懷的傳遞:以鎮北坊文化園區、日治時期遺跡等環境為立基,並搭配相關社會領域、藝文領域課程,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對歷史、環境、經濟、社會的關心和理解,傳遞多元文化、人文關懷的價值。

八、實境體驗的學習:在立人國小裡,有的老師透過PBL引導,讓學習跨越課室與課程,幫助學生對生活周遭議題思辨;我們的教室裡採取遊戲、尋寶、創新和實驗,藉由閱讀、數位,以及走讀讓孩子親臨事件處境,感同身受;我們更結合產官學研突破校園藩籬,向外與社群形成有意義的連結,來培養學生對環境、經濟、社會,教育等問題的思辨和理解。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古蹟教育教學策略研習從不間斷,蓄積古蹟教育推動團隊專業能量:集結古蹟教育推動組織成員的努力,到擴散影響到社區、社會及世界友校。從校長帶領古蹟教育推動小組統籌規劃學年度古蹟教育活動方向,課程發展委員會對於古蹟教育編排與修正,志工全力推動古蹟教育,本校的古蹟教育推動才能夠順利進行至今。影響力和擴散性無以計數。

二、古蹟影響的不僅是每個人生活,更是影響現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古蹟教育教育不容易,但多年來,立人國小在古蹟教育推動的努力不曾間斷。我們從未忘記推動古蹟教育的初心,是希望孩子在人生成長最重要的階段裡,從古蹟教育力出發、品格力薰陶、資訊力發展、創思力激發、到跨域力整合,多面向均衡發展。從自我開始,己立、立人、達人,一步一步將古蹟教育的美好分享出去。運用文史、美學、數位、國際古蹟教育課程裡學到的知識與能力,謹記古人解決問題的智慧,思考現今面臨的問題,真正做到以古蹟教育鑑古觀今,以科技國 際迎向未來,神遊古蹟教育仙境。影響力和擴散性無以量數。



相關連結:

台南立人國小圓孩子的夢落實食農教育
廣達游於藝|生活「畫」市集 立人學生大啖必比登美食
生活畫市集登場 立人國小學生繪遊學地圖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