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李坪鍵、侯季伶、劉如旻、吳冠薇、游夢婷 宜蘭縣岳明國民中小學教師團隊

從社區食農教育到兒童公民行動


食農教育長期以來為本校高年級主題課程之一,同時會運用岳明生活大師課程來烹調料理食材,隨著 108 新課綱起跑,我們期待學生能養成具有生活能力素養,並且有能力和意願主動去關心身邊周遭環境的人事物,因此教師團隊結合 DFC 學習策略,依照感受、想像、實踐、分享等四步驟,讓孩子所累積的學習經驗,能夠分享擴及到家庭和社區當中,如同岳明正在發展的 SDGs 永續發展目標,藉由學校過去累積的優質教育(指標 4),培養親師生之間及社區、自然環境,發展出良好互動的夥伴關係(指標 17),進而朝向建構永續城市與社區(目標 11),透過這兩年不斷練習累積,孩子對教室以外的人事物不再無感,而去關注生活周遭的每一件事情。

專案具體內容:

【永續食農學田米】

一、 二十四節氣的生活
複習自然課所學的四個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了解節氣區分是隨著一年地球繞行太陽不同位置所導致,隨著日照角度長短引發氣溫雨量變化而有 24 節氣之分,而這 24 節氣規律性在過去農業時期對農耕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備註:寒假期間請每位同學認領一個節氣進行 2~3 頁的簡報作業,於開學後課堂分享。)

透過「跟著節氣看耕地」的桌遊教材實作,讓孩子實際模擬不同節氣與農耕作物之間的關係,也透過不同角色扮演,換位思考理解人類、生物和自然環境的因果關係。

二、友善農耕學田米
結合農糧署食米計畫與社區友善農耕小農旺德大哥合作,進行岳明學田米各階段友善農耕體驗 1.除螺 2.插秧 3.搓草 4.收割 5.包裝義賣,並實地參訪有機碾米廠,了解收割後乾燥、碾米等過程及不同米種間差異。

班會課程中穿插永續農耕議題各種角色(財團、地主、環保人士、政府),並進行不同立場的溝通對話,並嘗試取得一個平衡,最後共同討論如何將學田米義賣所得,去規劃回饋土地、社區環境或利他公益等活動。

三、走讀新舊市場大 PK
不同節氣會有不同農作物,因此安排校外教學走訪縣內各傳統市場,行前小組先設定訪問的各種問題,透過採訪、採買過程與攤商了解農產品的產地、產季、產銷管道等相關問題。

我們結合社會課程陸續走讀東三水市場、宜蘭南北館市場、羅東民生市場及蘇澳中員市場,接著參觀現代化的超市賣場,並比較相同的農產品,在不同銷售環境有何不同,並延伸思考兩者間所影響的相關產業或職業等問題。

四、兒童夢想市集
透過市場攤商訪談、超市掃描 QR-code 或自主學習,讓同學擇一項食品,進行從產地到餐桌的流程及碳足跡追蹤探究,瞭解每個農產品對環境成本、生活經濟的影響。

讓孩子構思屬於孩子的夢想,實際到南方澳、蘇澳中員市場販售學田米,來賺取實踐夢想的經費,累積與社會大眾溝通表達的經驗。一開始部分孩子內向不敢向陌生人表達目的,透過同儕及鄰近攤商指導和鼓勵,大家都勇敢向民眾和遊客闡述自己的夢想目的。

【漁村食農文化故事記錄】

一、漁村文化消逝
無尾港水源源自於新城溪,由於數次颱風及堤防整建,以至於溪流出海口改道,原河口成為無尾港濕地,透過拜訪鄰近出海口的大坑罟社區,並邀請社區耆老對孩子口述,讓學生重新認識過去這個小漁村的歷史文化,透過解讀朗誦已故蘇澳鄉土作家鍾茂樹老師的作品,瞭解當地的漁村文化。

課程中還邀請社區中實際從事捕鰻及過去牽罟經驗的漁民前來,讓孩子認識漁村傳統牽罟和捕鰻苗的生活,認識漁業技術及環境氣候變遷對漁民生活重大的改變。

社區目前仍保有簡樸的生活模式,許多食材都非常簡單且自給自足,我們透過社區探索和實境解謎,甚至還可以觀察居民在馬路曝曬農作物延長存放期限,如蘿蔔乾、匏仔乾、豆腐乳、魚乾等,而村莊婚喪喜慶和廟會的時候,就觀察到社區居民總動員為社區忙碌著,在餐廳少見的年代,社區總鋪師就成為鄉下地方食農文化重要角色。

二、社區總鋪師的生命故事
1.讓班級分組討論擇定欲深入了解的社區議題或地點,引導探討哪些是關鍵人物,並規劃安排訪問相關事宜,其中一組決定採訪大坑罟社區的老總鋪師──許吳彩雲阿嬤。

2.共同討論設計提問單,並分配小組任務(提問、記錄、攝影、錄音等),亦由孩子書寫感謝卡或小禮物,於全班進行故事採集訪談後贈送。

3.由小組討論回饋社區故事印象最深刻的關鍵詞及畫面,共同編輯撰寫訪問故事記錄,一年完成四個社區故事,逐年累積後可編輯成冊。

三、美感藝術創作
1.讓孩子透過五感去感受社區裡的人事物,利用學習單去發想記錄,結合社區故事主題(關鍵詞、關鍵圖)進行美感藝術創作(如藍晒圖、染布、雷雕、漂流木、漁網結合多種媒材創作),運用這些素材(浮球、漂流木、漁網等),作為美化校園及社區的素材。

2.透過每年學校聖誕晚會表演,讓孩子將這些年在社區的學習歷程,自己撰寫故事劇本、製作道具,成為班級在舞台上的表演節目;由於是他們的真實經歷,每個演員在台上表現從容不迫,也鮮少忘詞或緊張,為孩子建立起自信與肯定。

三、兒童公民服務學習
1.營造友善大地
無尾港濕地每年都吸引無數冬、夏候鳥到此棲息繁殖,校方每年春夏季節結合社區進行小燕鷗復育、種植菱角水生植物供夏候鳥覓食。結合社區進行無尾港溼地外來種清除,包含人厭槐葉蘋及粉綠狐尾藻,避免原生物種遭受生態威脅。

2.長青海味食堂
漁村居民大多是中高齡長輩,鄰近岳明的港邊社區有辦理長青食堂,因此六年級會利用週三上午,結合主題課程到長青食堂進行社區長者服務,不僅陪伴關懷長者,也會進行才藝表演獻給社區長輩。

結合岳明生活大師課程,由孩子分組設計海味菜單,至長青食堂進行海味便當料理,供社區長者及居家長者食用,也增進長青食堂志工與學生互動交流,達到青銀共學的目的。

3.社區公民行動
透過上述課程引導觀察,讓學生思考如何為社區進行公民行動服務,最後共同擇定一個主題進行公民服務學習。

今年我們透過傳承社區總舖師經驗與生態廚師志工人力,辦理傳統辦桌宴席十四桌,宴請鄰近社區長輩,從備料、料理、布置、引導到桌邊服務,讓孩子實際參與服務學習,當天儼然就是一場以孩子為主題的辦桌宴,參與的來賓、社區長輩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給予孩子最大的肯定。


成果與效益:

一、讓社區成為孩子的學習場域
帶著班級孩子走出教室踏入社區,讓他們跳脫「科目領域」、「學習教室」的框架,帶領孩子在真實的社區環境中探索生活戶外學習。岳明的戶外學習不會侷限在登山挑戰、下海冒險,而是讓戶外教育學習成為一種真實的生活體驗,讓孩子與生命萬物進行最寶貴的接觸。

二、體驗友善農耕與自然萬物共存
學田米課程完整學習傳統友善農耕的整個過程,包括,除螺、插秧、搓草、收割、包裝到市場義賣。插秧過程學會「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體悟,從搓草到認識鴨子和稻子的互利共生、從收割體會烈陽下農夫的辛勞、從包裝義賣認識生活經濟的社會層面。讓他們從彼此互助鼓勵,體會與自然大地接觸的美好;第二年,我們加入參觀碾米廠的課程,讓孩子學習比較社會科技的進步不僅降低人力成本,也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加入農耕的行列。

三、學習團隊動力的學習模式
無論是學田米耕作、包裝、販賣,甚至分組採訪記錄社區故事,我們鮮少以個人為單位執行任務,而是強調共同學習、互助付出,完成班級團體任務,而彼此的激勵和鼓勵,也讓許多內向害羞的同學,鼓起勇氣到蘇澳中原傳統市場叫賣學田米,而市場攤商看見孩子的加入讓傳統市場更有生活朝氣,紛紛傳授市場叫賣的心得技巧,讓這場市場社會經驗學習更顯得珍貴。

四、保存社區重要的生活文化
以前社區課程集中在學校鄰近的港邊社區,且多探討濕地自然環境生態,然而每個聚落過去多從事漁業與農耕生活,其中我們拜訪新城溪出海口的大坑罟聚落,社區耆老說明過去幾次因洪水造成河道改道,為治理洪水為村莊興建堤防而產生現在的出海口,居民沿著河堤種菜、養牛,到出海口牽罟捕鰻魚苗等生活文化。

四、記錄總鋪師阿嬤的生命故事
在探究瞭解的社區採集故事當中,大坑罟總鋪師是他們最想深入瞭解的一位人物。透過事前聯繫、討論提問大綱、採訪禮儀應對、團隊工作分配執行,這位已經高齡 86 歲的社區總鋪師許吳彩雲阿嬤,不僅敘述過去傳統養女生活和當總鋪師的辛勞,更教導孩子製作「海沙炒花生」海味點心,而這個故事主角也延伸成為公民行動的主題──「小小總鋪師」。

五、將學習感受轉化成公民行動
孩子不僅從食農的觀點探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更從社區生活文化去認識社區的人和環境的連結;最後啟發孩子公民意識,透過參與式的「服務學習」,去深入連結孩子與環境大地、社區居民,透過學校「生活大師」料理課程,將食農轉為飲食公民行動,進入社區長青食堂為長者供餐、關懷,最後結合生態廚師志工,一起辦理小小總鋪師,為社區長輩辦桌。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孩子喚醒社區的生命與活力
整個社區都是孩子的學習空間,社區的人事時地物都是孩子的學習教材,而居民對於孩子的到訪不覺得是干擾,而是為社區注入一種新的生命泉源,分享過程更建立社區長輩的自信和肯定。

二、學校與社區進行雙向互動學習
從單向學習社區課程到參與開發社區課程,帶著孩子不斷和社區長者互動學習,創造青銀共學的機會,讓社區長者、志工成為孩子們的老師,而孩子透過服務學習,為社區長輩提供有別於家人的溫暖與關懷。

三、讓品格和團體動力深植人心
孩子從友善農耕學習中培養謙卑、感恩,放下養尊處優及高傲的心態,從社區服務學習學習換位思考,懂得尊重同理生活在社區的居民,過程中強調團體任務得靠團隊合作來完成任務。



相關連結:

宜蘭岳明國中生赴尼泊爾當志工 找回學習意義「離別哭成一團」
到尼泊爾當小老師 宜縣岳明學生離別時淚崩
岳明國中生籌百萬赴尼泊爾服務 小孩會講中文惹哭眾人
「未來教育 臺灣100」宜蘭縣8學校、教師獲獎!
img
Copyright© 202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