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具體內容:
【主題式課程深化國際知能,培養「從台灣出發的國際觀」】
本專案課程中探討包括國際現勢與世界秩序、美中台關係、全球通膨與升息、CPTPP、移工人權等國際議題,並融入SDGs探討正義及永續發展等概念,深化了同學對國際事務的瞭解。修課的王同學表示:「上課後更對於更多專有名詞也有了更深的認知,最記得的是「一中原則」和 「一中政策」、美國對台的「戰略性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周同學也指出:「我不僅學到了如何看待個國際事件,更從中體悟到各國在各種角力背後的真實意圖,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能在世界這個大棋局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就如德國將軍克劳塞维茨所說,所有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
此外,透過製作國際議題歷史報,讓同學就單一議題深入探討多面向觀點,並且將國際事件與台灣的地緣政治進行連結與反思,進而建構「從台灣出發的國際觀」。例如王同學表示:「學到國際政治學者對於台灣的論述和觀點,如學者 Thomas Friedman 建議台灣對中國應不亢不卑、不挑釁等等」,學到了更專業的知識;李同學也反思:「此門課程的獨特性在於探討國際政經議題,雖然公民課有時會稍微接觸到此方面的知識,但是我相信,不論是哪一堂公民課,都不會像這門課一樣有著如此深入的探討;因為每一堂課程的規劃都是以國際政經議題為主軸,延伸至多個面向。」賴同學更強調:「台灣走向國際化是必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國際化之下,走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道路。」
【運用多模態教學策略,引發同學對國際事務的興趣】
本專案運用審議式討論、桌遊體驗、NGO與國際交換生講座、影片討論、外交使館參訪等多模態(multimodality)之教學策略,有效引發同學對國際事務的興趣。黃同學於學習歷程中回饋:「在每一次的上課中,都有不同的議題讓我們討論、分析。而在期末的尾聲我們上台報告組內製作的歷史報,我也看到了其他同學優秀的作品,他們的想法都釐清得非常好,觀點也很清楚,聽完後使我獲益良多。我非常喜歡這學期的課程,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參加類似的選修課 !」
此外,王同學也表示:「我很享受在課堂上除了國際知識的傳授外,老師們也提供學生很多發表和思考的空間,也讓我有能夠發揮自己的機會,很慶幸選修了這門課。」
【透過國際議題及交換生講座,擴大學生國際視野】
除了教師的協同教學之外,每學期皆邀請深耕國際議題的涉外組織(如數位外交協會、國際合作基金會等),或是具有國際交換經驗的畢業學長姊入班進行經驗分享。能讓學生瞭解在我國的國際處境下,如何促進公眾的實質外交,甚至啟發學生的視野與向外探索的勇氣!
例如林同學指出「數位外交協會來演講的那一堂課,是我很感興趣的,那堂課之後我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在哪裡,要走的科系增加了政治或外交系的選項,而且收穫滿滿」。王同學也表示 「國際合作發展協會(國合會)是一個我在聽講前從未接觸過的組織,在聽完講座後我認為,國合會的作為使台灣被世界意識到,Taiwan Can Help是不可或缺。」
在聽完到北京清華交換學姊的經驗分享後,蔡同學回饋「這位學姊在旁聽某個講座時,講解的教授批判著中國的領導人習近平的錯誤,並讚揚歐巴馬進行值得效法的地方,學姊這段分享完全顛覆了我對中國的想像,原來中國並非我所想的那樣完全不能批評政府,仍然可以就政策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改進!」這對於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相當有幫助
【藉由大使館及NGO參訪,體驗真實情境並促進跨文化理解】
每學期皆舉行真實情交的國際議題互動體驗,例如參訪大使館或國際NGO組織,建構素養導向的學習歷程。例如111年與數位外交協會合作,拜會聖文森及格瑞那丁(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駐台大使柏安卓(Ambassador Bowman),並讓學生以全英語在大使館發表National Day Project,不僅讓學生進行跨文化的學習交流,更透過學生的公民提案促進與友邦的實質邦誼,深化國際關係,稱職的扮演了台灣「小小外交官」的角色。
柯同學於參訪時高興的表示,由於柏安卓大使(Andrea Bowman)曾經擔任中學校長,因此特別向大使介紹「全台首學」-台南孔廟之特色與歷史意涵,令大使印象特別深刻,他指出:「因為事先準備非常多次,在報告時不會感到太緊張,在合照過程中大使稱讚我的英文能力還不錯,並勉勵我繼續努力,讓我感覺很開心!」
沈同學也在學習歷程中指出:"Although I felt nervous then, our team did a great job and we got a really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hope one day I can help Taiwan diplomacy in my own way!"他很珍惜這個機會,並希望未來還能有機會為台灣的外交付出!!
鄭同學更指出:「這是高中所有課程以來最具有獨特性的一堂課,也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體驗。因為需要在大使面前報告我們的文化探討成果,因此需要做非常多的行前準備,我們在這次的專題研究中認識了我國與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的音樂文化差異,讓我更清楚的了解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的文化。這些都是其他課程學習不到的知識與經驗。」
透過大使館的文化專題製作,讓學生更加理解邦交國之文化特色與風土民情,進一步促進兩國人民的互動交流,達成「公眾外交」之理想;不僅實踐新課綱素養導向精神,也具體落實教育部「國際教育2.0」之願景。
【發起國際民主行動,培養世界公民責任感並成為changer】
國際議題相互連動,本課程專案特別重視「世界公民責任感」,透過高中生微小的行動,也能對世界帶來改變,培養學生的國際情懷(international mindedness)與世界公民責任感。例如配合每年的聯合國大會,讓學生閱讀國際英文報導,並參與外交部駐紐約辦事處所設立的網站上所發起的「加入聯合國」(GiveTaiwanAVoice)線上連署,讓世界聽到台灣人民的聲音。
此外,因應烏俄戰爭情勢,讓同學自行設計聲援明信片,並以英文撰寫明信片支持,彙整為聲援影片上傳社群媒體,展現世界公民責任感。柯同學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反思:「烏俄戰爭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經濟和糧食問題,美國和歐洲對這場戰爭產生極大的影響力,比如制裁俄羅斯、提供烏克蘭武器,改變自身政策方向等等,其中以美國的影響力最大,我們可以從美國的動作中看出美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甚至是對亞太地區的戰略。」
而參與活動的蔡同學則表示:「我們學生雖然沒有辦法給予家園、生命飽受侵害的烏克蘭人幫助,但希望能透過我們手中小小的明信片,讓她們不覺得是在孤軍奮戰、讓他們能夠知道有很多人正在支持他們,並堅信他們終將回到自己的國家!」
成果與效益:
一、歷程化之學習產出:國際議題歷史報
課程中探討包括美國印太戰略、通貨膨脹與升息、烏俄戰爭、法國及韓國大選等國際議題,並融入SDGS探討正義及永續發展等概念,有助於拓展同學之國際視野與國際觀,106年開課至今已舉辦超過3場次的全年級成果發表,並產出超過30份國際議題歷史報。
二、素養導向之學習表現:國際民主行動
引導同學完成「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烏克蘭聲援明信片」及「Saint Vincent 跨文化國際專題」等國際民主行動,不僅增進同學資料分析與口語表達能力,也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維」及「世界公民責任感」。
三、加值的專案效益:雙語策略,國際接軌
本課程的學習產出中,能運用跨語言(translanguaging)的教學策略,例如閱讀英文雜誌報導並用中文討論、讓學生以雙語撰寫烏克蘭聲援明信片,最終能夠以全英語進行專題報告,能逐漸落實雙語政策推動之理念,接軌國際。
四、前瞻化的課程效益:大學與職涯探索
提供對國際政治、經濟有興趣的同學,進一步探索的機會,幾位同學表示對升學目標或生涯規劃更加明確;除了協助同學累積學習力成檔案,培養多位同學升大學選擇就讀外交系、政治系、外文系等。
五、脈絡化的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全方位之國際素養
透過脈絡化的情境學習,如聖文森大使館、新北市華新街(泰緬街)等參訪活動,透過真實情境與任務體驗多元文化,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國際議題知能、批判思考及口語表達等全方位的國際素養,未來能為外交事務貢獻己力。修習課程的黃同學於學習歷程中回饋:「經過這學期的課程,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外交及公民素養的知識,並培養了從各種觀點分析事務的能力。」章同學指出:「課程成果的格式為歷史報,讓閱聽人可以簡單明瞭的了解我們的主題,因此學習到了如何製作出報刊雜誌、過濾所需資料以及報告技巧。」黃同學則開心回饋:「我從老師上課問問題不敢回答,到自告奮勇要去大使館當報告代表,我認為我變得敢去嘗試,先試試看就對了!」很高興經由本課程方案培養出,這些具備國際知能、態度及行動力的小小交官!
影響力與擴散性:
本課程方案無論在媒體報導、師生參賽表現、校內外研習分享皆具有相當的擴散性與影響力。修課之學生已超過150位,參與課程成果發表之師生超過2100位,並舉辦校內外公開觀課、舉辦全校及跨縣市教師研習分享,參與之教師已超過200餘位,讓更多教師瞭解國際素養課程之設計方式。此外,本專案發起國際民主行動觸及700餘位師生,促進與烏克蘭、聖文森等國際之間的互動與邦誼,在學校、縣市、國際之層次皆能有效擴大影響之層面與範圍,具體說明如下:
一、新聞報導及社群報導:
1.2021【國際民主協會】(NDI Taiwan)-國際NGO社群報導
2.2022【數位外交協會】(TDDA)-社群媒體報導
3.2022【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文報導
二、教學方案獲獎:
1.2019 新北市國際教育教案-【優等獎】
2.2021 三民書局全國學習歷程競賽-【優選獎】
3.2022 國教署高中優質化課程博覽會-【亮點課程】
4.2022 金質歷程盃課程成果組-【佳作獎】
三、校內外教師研習、觀課及跨校分享:
1.2022 新北市立板橋高中-全校研習課程分享
2.2022 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大學教授入班觀課
3.2023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跨校研習分享
四、國際行動影響力與公眾外交:
1.聲援烏克蘭行動-於校內成果展發起校內lennon wall,觸及高二同學約700人;及撰寫英語聲援明信片,相關成果在IG上逾百位網友按讚,撰寫之明信片由在台烏克蘭人實際帶回送交烏克蘭人。
2.聖文森公眾外交-與數位外交協會合作,讓學生向聖文森大使進行英語文化提案,並繪製紀念畫致贈大使,深化兩國人民的互動與邦誼,達成「公眾外交」之理想。
3.國合會海外醫療團-邀請國合會分享其與我國邦交國之國際合作案,並繪製感謝海報給與史瓦帝尼海外志工及醫療團隊,感謝其為國際合作的努力。
4.聲援台灣加入聯合國-2021配合世界民主日,讓學生閱讀國際情勢之英文報導,並參與外交部駐紐約辦事處所設立的網站上所發起的「加入聯合國」(GiveTaiwanAVoice)線上連署。
相關連結:
共感力就是他們的外交力!板橋高中用「魚湯」牽起和聖文森大使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