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具體內容:
一、專案背景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每個孩子的作品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許多大人常常忘了這件事,「你畫得好奇怪,為什麼狗的頭上有兔子耳朵?」、「這團黑黑的是什麼?不要亂畫!」常常一不小心脫口而出的話語,就此抹煞了孩子創作的慾望。
有過教學經驗的老師都清楚,大部分學齡前的孩子對自己的作品有想法時,幾乎都能就作品說上一小段故事,有時候興致來了還說得欲罷不能,與創作本身離了題,或已經開啟了新的篇章。這就應證了孩子「所想」跑得比「所畫」更快更遠,只可惜這樣的思緒往往轉瞬即逝,因此「畫我心中話」繪本創作課程就是希望能讓孩子開始說故事,並且把故事留下來。
二、專案目的
最早開始想把圖文結合讓孩子創作,源起於水墨畫的課程,古代文人書畫共陳,完成繪畫之後也會抒發心中想法,我們在教學時如果教到水墨繪畫,也會先請學生理解文人繪畫的想法,嘗試以相同的理念來落款,讓他們就當天的繪畫主題、創作的心境出發,讓孩子自由發揮來落款。唯一的要求是「小心慢慢寫,內容無所謂」,於是學生們心中的天使或魔鬼也就蠢蠢欲動,留下了許多一言難盡的創作,但也因此看到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結合文字與圖像來進行創作,也成了最簡單的圖文繪畫──繪本創作的起源。
1、讓孩子認識、理解繪本
包含閱讀繪本的方法,能跳脫以往以文字為主的閱讀,能從圖像中發覺到更多藏在繪本中的趣味,並增強探索與思考能力。
2、精進孩子的繪畫創作技法
課程針對單一創作材料與使用方法進行創作練習,經過整本作品創作之後,對該項材料的運用技法能力顯著提升。
3、提升孩子的文字與視覺語言表達能力
不同的課程會介紹到不同的寫作文法與運用技巧,同時也要把文字圖像化,需要更細膩的掌握需要表達的細節,同時提升對畫面與構圖的多樣性,讓畫面更豐富、更具可讀性。
4、幫助孩子增進認知與同理心
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繪本作為課程主軸的介紹,讓孩子能學習到不同的思維方式與認知、見聞,也能通過理解繪本與創作同主題繪本的過程換位思考,增加同理心。
5、提高孩子的自信
繪本製作以商品化的方式呈現,作品實體化後更能讓孩子肯定自己的作品,進而提高自信,完成的作品更是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紀錄。
三、專案架構
1、課程設計
整套完整規劃課程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讓孩子完成一本有圖有文的圖畫書,更希望能藉此課程讓他們知道如何看繪本、懂繪本,所以課程在對繪本的介紹導讀方面會下更多的力氣,讓每個學生都能自己觀察並感受,理解繪本作者的運鏡構圖用意。
2、跨領域的內容與創作形式
繪本包含圖、文兩個元素,在主題的選擇上更是無侷限性,任何事件、議題、對象都可以作為發想,課程中藉由賞析經典作品,引導學生理解一件好的作品的每個細節都需要仔細經營,才能說服讀者進入我們營造的故事情境之中。在設定了主角之後,他的服裝、動作,設定了空間之後,場景內的物件種類、陳列方式都需要再找資料、再進一步研究,才能依自己預期目標達到效果。
老師在引發想法的階段可以規劃議題方向來安排課程,也達到跨領域的教育目標。但在選則主題、故事架構上,則可以讓學生明白主題無需弘大,再不起眼的事情也都可以是好題材,只要能給人深刻的感受,重要的是自己有所感悟,曾經讓自己有所感受的經驗,往往就是最好的題材。「在細細閱讀孩子的作品之後,一定會有讓人感動的理由,哪怕只是一個隨意沾染的痕跡,都是孩子絞盡腦汁的鋪陳。」
四、專案具體內容
「畫我心中話」繪本創作課程採分組方式進行,讓來自不同學習背景的同學發揮各自的長處:
1、認識繪本
藉著多件重要繪本導讀,讓孩子認識貫串繪本的重要元素,包含故事與節奏、角色設定,學習創作繪本所需運用的創作技法、書寫文章的修辭,從閱讀繪本中去感受構圖、色調、點線面運用能產生的畫面張力與感受。
2、資料搜集
草擬大綱的同時,同步進行資料搜集。學齡較久、年齡較大的學生,相對會給予他更多資料搜集時間,以完善故事場景、角色個性,並以心智圖的方式擴張故事的可能性,而後再挑選出最理想的方案。
3、文本撰寫
先寫下故事概述,再刪減或增加描繪,讓故事體量符合創該次創作繪本需求,可搭配資料搜集豐富文字敘述。學齡少、年紀小的學生可以依照給學生練習的寫作練習項目,先給予合適的範本,讓孩子可以就練習的部分發揮。
4、分鏡草圖
找出文本中精彩的部分,利用分鏡、構圖讓精彩更精彩,同時調整文本,使其符合繪本需求。進階創作者也可以揉合圖文,創作出圖文反差內容,或其他隱藏的圖文交錯趣味。文本重新撰寫時,依分鏡重新安排,如果學生能力許可,也可以加入音韻趣味。
5、完稿製作
選定創作材料(水彩、色鉛、水墨……)、載體(紙張、畫布、木板……)、技法(繪畫、拼貼、版印、複合技法……),決定繪本閱讀方式(傳統閱讀方式、可正反或其他方式閱讀、具有互動、其他趣味想法),確認之後即可創作完成。
6、展呈分享
作品完成之後,依課程規劃給到後續延伸課程或者分享呈現。繪本作品可以直接裝訂製作成手工書,或翻拍印刷成實體書。展呈的方式可讓孩子進行繪本導讀,除了說故事之外,更藉著戲劇引導的教學,讓孩子嘗試像個說書人來說故事,增加故事的趣味,也可以舉行新書發表會,學生除了說故事,更藉此分享創作想法、創作心得等。另外也可以引導學生將繪本作為文本進行戲劇演出,讓繪本靈活呈現。
成果與效益:
1、美感美學
藉由繪本概念引入創作,在理解繪本創作中利用運鏡構圖來強化畫面戲劇張力,學生也可以嘗試使用多樣媒材、多樣視角,明暗色調等方式來創作作品。除了協調色或各種視角構圖,都讓畫面更有趣味,也提升了繪畫創作的美感。
2、思考表達
故事敘述需要一定邏輯能力,也是對思考表達的練習。圖像繪畫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如果繪本採合作方式進行,溝通協調也會是重中之重。課程進入大專(輔仁大學)繪本與故事劇場之後,繪本以原創或改編故事為腳本,完成的繪本最後也成為戲劇演出的文本。藉本課程對一事件從文字書寫到、圖像創作、甚或是肢體演出等不同表達方式,都是不同層面與意義上的表達與思考的練習。
3、自信展現
繪本課程製作需要一定時間的付出,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經歷不同階段的投入,包含故事大綱、角色設定、資料搜集、技法練習、創作表現等,因為參與其中,就算遇到自己陌生或不擅長的部分而退縮,也會因為還有其他部分參與帶來的榮譽感,而更願意嘗試完成,在最終裝訂成冊之後都能嚐到苦候的甘甜,進而提升自信心。
影響力與擴散性:
1、增加孩子自信 讓家長看見孩子的潛力
此課程模組自2011年研發出來後,即於各體制外教育單位實踐,並於2015年~2021年在上海推動。2020年之前的上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早已經百花齊放,諸多研討會爭先提出前沿教育理念與各種實績,但往往落地在第一線時,因為家長需求、教師觀念、諸多限制等因素,許多時候實際執行的方式相較於台灣更為保守。「繪本課程」這樣的名稱並不新穎,許多孩子也創作過許多「繪本」,但當家長認知到我們會讓孩子從認識繪本原則開始,並原創圖文時,反而擔心孩子無法完成。在經過家長說明會的溝通之後,參與創作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奇思妙想會有老師的全力支持,也能更自在的完成作品。在最後的發表會上,害羞的小男孩能滔滔不絕的導讀自己的作品,雖然聲音很小,但家長也深刻認知到孩子之前的害羞,也許只是孩子不想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而配合演出不屬於他的一齣戲。而當孩子對這一份創作有認同感時,也就更能開心地分享了。
2、翻轉教育大不易 孩子的創意無限大
以合作過的嘉義永安國小為例,在永安國小的課程中,學校老師已屆齡退休,老師表示他也清楚現在教育的想法以及引導孩子的方式,但是在現場實際執行教學引導的時候,卻往往心底還是會有所懷疑,懷疑改變教學的模式之後學生是否能達到學習目標,但是在我們的課程開始之後,老師才發現,原來這一群平時普通的孩子,其實心中也都是滿滿的奇怪想法,在鼓勵與引導之下,孩子都很願意展現出自己的創意,更願意提高專注力去繪製作品,讓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呈現。也表示願意嘗試在往後的教學裡,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論在成人的世界中看上去有多不實際。
相關連結:
YT頻道